唐半山,宋湾湾,汉墓出在山尖尖。
商周出在河两边,春秋战国埋山顶,秦汉大墓埋山岭。
东汉南朝选山腰,隋唐宋尸坡下挺。
唐墓甜宋墓涩,明清石灰扎嘴子,商周古墓腥味重,秦汉朱砂味太冲......
左手罗盘右手铲,泼天富贵在眼前。
上面的那首盗墓歌谣,是我在牢里听一个盗墓贼唱过。
2000年那会儿,我犯事儿,被抓进去坐了三年牢。
那会儿,牢里的生活那叫一个苦,白天拉去做苦工,晚上有时候还要挨打。
好在,这样的日子我挺过来了,这一切都要感谢一位哥们。
他叫谢园,因倒卖文物被抓紧进来的。
被抓后,带着文物局的人挖了几个大坟,将功补过,减了几年。
先让他在牢里好好改造,出来后说不定国家还会用他。
我俩住在一个宿舍,到了晚上他经常跟我讲述他曾经盗墓的故事。
他跟我说,盗墓以前分为四个大派,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发丘将军,卸岭力士。
发展到现如今,只有两个,分为南派和北派。
北派胆子大,路子野,什么都敢挖,管你是什么王侯将军,达官贵人,只要手里有一把铲子,什么墓都给你撅了。
以六人为团伙,每人都有自己能力,拿钱最多的是眼把头。
这种人一般都是稀有人才,寻龙分金点穴的本领是真的强,经验足的光靠鼻子就能找到大墓。
后面是卖米郎,专门负责将倒斗出来的东西进行变现。
再之后是土工,负责打洞。
最后是放风人和散土工,放风人专门负责把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有风吹草动立马通知。
散土工就是将挖出来的土四处散播。
打通一条墓道要挖出来很多土的,堆在一起很显眼,容易被发现,必须将这些土带到远处散掉。
南派都是家族式的,老子带儿子,爷爷带孙子,不与外人搭伙,胆小谨慎。
谢园属于南派,经常和父亲一起倒斗。
父子俩的手艺也是祖上传下来的。
他们家族有个规矩,不碰新锅,只碰旧锅。
锅指的是墓,新锅就是没有被人挖过的墓,旧锅是别人已经打好洞子的墓,然后钻进去检漏。
盗墓是团伙生意,工程量比较大,特别是遇到大墓,没个十天半个月根本钻不进去。
挖旧锅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安全。
很多墓里都有机关,比如水银倒灌,沙土反锁,引水入墓等等,稍有不慎就会成为陪葬人。
他们谢家有一本葬经,是个手抄本,历代子孙都要熟背。
这本书里记载了山川走势,天文星象,寻龙分金,点穴缠山。
可以说,这本书是作为盗墓眼把头必备的一本书。
古代王侯将相埋葬的地点,都是按照这本书里所写的内容,找个绝佳的风水宝地葬进去。
他的父亲和爷爷都是略懂一二,但已然够用了,而他也学了一点。
谢园说,这本书,其他内容学起来不是很吃力,但是学点穴之道,真的要看智商的,数学不好的人学不来。
这里面还掺杂了微积分的知识。
墓就那么大,在广阔无比的大山中找到那个墓,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这里面有着大量的计算。
很多眼把头在数学造诣这一块真的堪比一些大学教授。
当时我让谢园教我寻龙分金点穴的本领,心里想着,出来后找个大墓捡捡漏,一辈子不愁吃穿了。
谢园直接拒绝,一来这门学问是他们家祖传的,不能教外人。
二来,这一行很容易遇到怪事儿,胆子小的会被吓死。
三来,干这一行要有很多地下人脉,光是出货就很难。
他之所以被抓,就是因为上家被抓,将他们父子俩给抖出来了。
这一行普通人干不来,需要内行人带领才行。
而且现在国家在这一块打得很严,高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
要是不小心弄个青铜器出来,然后被抓,等着吃花生米吧。
他这一说,我又来了兴趣,就问他遇到过哪些怪事,比如说,有没有遇到过鬼。
谢园很是不屑的笑了笑:“鬼是最常见的,尤其是明清的墓,很容易闹鬼。
不过相比较鬼,另一样东西更令人害怕,之前我就遇到过,差点死在了里面。”
我连忙追问,那东西到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