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说:“倦怠,是现代社会的一场疾病。”
可以说,一个人的倦怠,其实就是非但休息的时间被消费得支离破碎。
同时,还被各种各样的欲望、琐事、人际关系干扰、掏空。
如此,你不倦怠谁倦怠?
人活一辈子,真的不能事事入心,更不能凡事入戏太深。
正如泰戈尔所说:
“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
学会判断、筛选、减少、甚至去除,让自己带上一种松弛的状态,从容的姿态,轻装上阵。
少想多做
人生这辈子,其实所谓的机遇都是少之又少的。
如果这样你还非要幻想,奢想天天有好运眷顾自己的话。
那么,你就会陷入在泥潭里越来越深,带着灾难性的心态,痛苦轮回。
到头来,你的烦恼也会越来越多。
冯梦龙在《警世通言》里说:“野花不种年年有,烦恼无根天天生。”
聪明人,遇到什么事情,第一时间不是说去怪罪,也不是去埋怨。
这样,才不会被问题和挫折本身所带跑偏。
而是能及时静下来,找到问题关键。
如此,少想多做,生活才能慢慢回归正轨。
作家亚伦说:“真正击垮人的,从来不是事实,而是你头脑里的‘灾难化思维’。”
凡事不论好坏,我们都不能多想少做。
不然的话,哪怕只是很小的一件事,你也会觉得比天大,最终陷入内耗,逐步变得平庸无能。
活在当下
其实,人在低谷期,也是属于自己的转机。
只要你愿意转变心态,转换视角,那么自己就算待在低谷里,也能寻找到一丝前进的亮光。
所以,不要觉得自己所处的环境难了,就觉得一辈子爬不出来了。
实际上,遇到事情,遭受困局,这已经是现实的事实了。
那么,在这种时候,你越是懊恼过去,期待未来,也丝毫改变不了当下的被动和痛苦。
不如学会直接面对,勇敢处理,拿出当下的清醒和勇气。
最终,正如《当下的力量》中所说的:
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发生在过去,也没有任何事情会发生在未来,所有的事情只发生在当下。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创造当下的力量,然后逐步去收获经验、智慧。
最后,熬过来了,扛过来了,一切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做人,不能入戏太深
作家张小娴曾说:
小时候,假使记性不好,是会挨骂的,然而,当你长大后,才会发现,有些事情能够忘记,是幸福的。
其实,人这辈子,凡事看淡看开点,反而过得更好。
那些靠自己勉强,甚至是强求而来的东西,终究会像紧绷的弦易断。
说白了,很多事情,我们都不能入戏太深。
而是要尽可能洒脱一点,随性一点,真正能靠自己的智慧,把余生过得简单却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