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王夫人为何不喜欢贾敏?那是她一辈子的阴影,恨屋及乌殃及黛玉

王夫人为何不喜欢贾敏?很多事情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贾敏是个极其聪明和美丽的姑娘,她的才情和聪慧从黛玉身上便可见一斑,黛玉

王夫人为何不喜欢贾敏?很多事情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贾敏是个极其聪明和美丽的姑娘,她的才情和聪慧从黛玉身上便可见一斑,黛玉就是贾敏的翻版。

王夫人却是个再木讷不过的人,和聪明伶俐搭不上边。

贾母是这样评价王夫人的:

“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第三十五回)

贾敏是贾母最小的女儿,也是唯一的女儿,贾母对她爱之入骨。

贾母初见黛玉时说:

“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第三回)

贾政对贾母极为孝顺,从他打宝玉那回便可知,贾母的话他是不敢违的。

贾母说了他两句,他便赶忙跪下请罪。

贾政听说,忙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贾母冷笑道:“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地,你反说起你来!只是我们回去了,你心里干净,看有谁来许你打。”一面说,一面只令快打点行李车轿回去。贾政苦苦叩求认罪。

所以对于母亲最疼爱的女儿贾敏,贾政肯定也是最看重的。再说,就算不看母亲的面子,贾敏本也是他的亲妹妹,又是那般聪慧,贾政自然也是喜欢和疼爱的。

贾政能欣赏黛玉的才情,并认为在潇湘馆读书是人生一大乐事。毫无疑问,他对自己的妹妹贾敏同样是欣赏的。

贾母贾政等人对贾敏的宠爱之深,让作为贾家媳妇的王夫人,内心只能羡慕嫉妒恨,但却半个字也不敢说。

贾敏出嫁前,国公府还是鼎盛时期,贾敏不仅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物质生活上也是王夫人望尘莫及的。虽然王家也不穷,但是比起当时的国公府,还是比上不足的。

王夫人叹道:“......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第七十四回)

听王夫人说起贾敏,“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这语气含有多少羡慕!可惜,这是贾敏才配享有的,而不是嫁作人妇的王夫人。

本来那时的四大家族之间多是联姻,但是贾母因为太疼爱贾敏,她不舍得让自己的女儿也沦为维护家族利益的工具。所以贾母将她嫁给了当时的朝中新贵,皇上最看重的亲信林如海。贾敏因此摆脱了联姻的政治命运,如愿嫁给了爱情,这让王夫人更是又羡慕又嫉妒。

王夫人嫁给贾政不用说肯定是政治联姻,看看贾政和她少得可怜的互动,便可以看出贾政根本不喜欢她,只是按照家族的要求娶了她而已。

贾政对一个妾室赵姨娘,可比对她这个正妻好太多了,不说他的爱至少他的心在赵姨娘那边。他为着传宗接代和家族的使命,和王夫人生育了三个孩子,后面他的时间都给了赵姨娘。

宝玉出生后,探春、贾环也陆续出生,贾政的心也始终留在了年轻貌美的赵姨娘身上。

对比贾敏的幸福,对比赵姨娘的得宠,王夫人气到抑郁,无奈之下她只好吃斋念佛,看能不能让自己平和下来。

贾敏只是一个小姑子,怎么能给王夫人造成那么大的影响呢?

因为当时的社会,未婚的小姑子在府中的权力比嫁进门的媳妇要大得多,王夫人得长期屈居贾敏之下。

你看贾母吃饭时,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王熙凤等媳妇、孙媳妇都要站在旁边伺候,等贾母用餐过后王夫人才能吃,而王熙凤更要靠后一点。

可是迎春、探春、惜春和黛玉这些姑娘,则可以跟着贾母一起用餐。府里未出嫁的姑娘,身份比媳妇要高。

第五十五回中,平儿就曾说过:

“他是个姑娘家,不肯发威动怒,这是他尊重,你们就藐视欺负他。果然招他动了大气,不过说他个粗糙就完了,你们就现吃不了的亏。他撒个娇儿,太太也得让他一二分,二奶奶也不敢怎样。”

还有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时,探春敢对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甩一巴掌。这正是因为探春是娇客,不管是邢夫人还是王夫人都不敢得罪她。

探春尚且如此,何况当时金尊玉贵的贾敏呢?

王夫人作为媳妇,既要伺候婆婆贾母,还要好好照料小姑子贾敏。

别以为王夫人嫁进来不久,贾敏就出嫁了。王夫人嫁进贾府,生了贾珠,又生了元春,多年后还生了宝玉。而贾敏的女儿黛玉比宝玉还小一岁。

元春与宝玉的年纪相差约左右十岁,这说明王夫人大概比贾敏也大上十岁,也就是说王夫人差不多伺候了贾敏十年,贾敏才出嫁。

十年啊,对于感情好的姑嫂可能还不算什么,但是王夫人在贾敏面前自卑到抬不起头,她是日日活在贾敏的阴影之下。试问这是怎样一种煎熬?

等了这么久,贾敏终于出嫁了,王夫人总算不用对着明珠一般的贾敏了,不料几年后贾敏的女儿黛玉又回来了。

黛玉那容貌那气质恍如贾敏再世,王夫人一见她就无法喜欢她,那简直就是她多年来挥之不去的恶梦。好不容易才消停了几年,如今竟又重现眼前,这让王夫人如何接受?

更不能接受的是,贾母还打定主意来个亲上加亲,让两个玉儿成双。

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

贾母这番安排,很明显就是在培养宝黛的感情,青梅竹马,姻缘天定。

王夫人在贾敏的阴影下生活了十年,更被贾母拿捏了十几年,她好不容易等到儿子长大,本想着母凭子贵,从此当家做主。

哪知贾珠刚有点出息就一病死了,宝玉又是个反叛的,专和贾母亲近。

如果宝玉将来娶了黛玉,那王夫人往后的日子不都得仰贾母的鼻息生活吗?

黛玉自然是站在贾母这边的,王家的姑娘王熙凤也是贾母这边的,王夫人今后的生活要怎么过?从她的角度单是想一下都觉得窒息,所以她怎么可能会喜欢黛玉,接受黛玉?

不过黛玉的婚事别人不能掌控,一切决定权在贾母那边,王夫人无法做主黛玉的婚事,但她可以做主自己的儿子宝玉的啊。

所以她一边反抗贾母的安排,一边暗中培植自己的心腹和势力。撵晴雯,抬袭人,这些都是她计划中的一小步,金玉良缘才是她的最终目标。

论智慧,王夫人斗贾母不一定能赢,但可惜贾母老了,她不会输给任何人,却输给了岁月。

探春有句话说得很对: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贾母老了,为了贾府家族的前程,她只能慢慢妥协。她不追究晴雯的死,她也没有自己做主给宝黛定亲。她以贾府老太君的身份当然可以让宝黛成亲,但是她不能不顾及贾府,也不能不顾及黛玉以后的生活。

王夫人奋战到了最后,终于赢了,但也输了。她得到了她想要的,但也失去了想要的。

评论列表

不然
不然 4
2025-10-13 20:35
脂砚斋还是在批语中对王夫人流露出了非常深厚的感情,当然他也有一些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