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和小丽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小张是一个上进心很强的人,工作有拼劲,经常加班出差,小丽看中了小张的上进心和光明的未来,两人走向婚姻家庭。
热恋期已过,婚姻里开始充满了柴米油盐。小张还是会每天都是加班到很晚,回到家中不乏就有些疲惫,所以小丽就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久而久之小丽不免有怨言,认为丈夫总是忙于工作和应酬,从来不做家务活,自己处在一段丧偶式婚姻中。而丈夫也为此感到委屈,每次听到小丽抱怨都会怒怼回去:“什么叫我不干家务活,我成天累死累活的工作加班挣钱,都为了什么啊?还不是为了你,为了咱这个家,你的活又不重,回来干干家务活怎么了。”时间久了,小丽厌烦了丈夫的态度和行为,两人争执过,但是也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随之而来的是感情上的疲惫,这让小两口都非常苦恼。实际上,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自利偏差在作祟。
自利偏差
自利偏差也称自我服务偏见,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之后,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即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这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归因偏见。
自利偏差的含义包括
01
如果我做这件事没做好,那肯定是因为不可控的、别人的、或者外部的缘故;
02
如果我做这件事成功了,那肯定是因为我水平高;
03
与他人比较时,大部分人也会觉得自己比平均水平好,认为自己更加英俊、更加友善、更聪明、更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拥有更高的道德水平……
当公司利润增加时,老板通常会把这个额外的收益归功于自己高超的管理能力,而当利润下滑时,则归于经济不景气; 多子女的家庭因为赡养父母造成了很多矛盾,每个子女都觉得自己对父母的照顾比兄弟姐妹多,而兄弟姐妹都占了父母的便宜。
为什么会出现自利偏差呢?
一是这种偏向源于个体维护自尊的需要,接纳好的结果有利于满足人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是关于这种偏向的认知解释。成功的荣耀,能够满足人们的期望。认为自己在为成功而努力奋斗,因此出现自我拔高的倾向,会高估自己在成功时的控制能力。
三是这种偏向是自我防卫的需要。
自利偏差的危害
01
首先,很难对事物做出客观理性的判断,从而影响后续的行为。
02
其次,自利性偏差会有意无意地忽略队友的贡献,很难理解他人的难处,共情力差,导致协作关系的恶化。
03
自利性偏差最大的伤害是失去了学习、成长的机会。成功的原因中忽略了客观环境因素,这会导致不现实的自我评价,出现自我膨胀,很难去反思自己的不足,进而不断提升。
不现实的自我评价、不良的人际关系和在失败中学习的缺失就构成了成功的绊脚石。
如何克服自利偏差
首先是意识到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可能会有认知偏差,是永远无法被完全克服的,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自省、改变来减轻认知障碍造成的影响。
壹
吾日三省吾身
要想不受 “自利偏差”带来的影响,在生活中,就要时刻进行自我反省,客观的看待人和事,不要扭曲事实。只有打破自我假设,才不会为自己的痛苦、失败寻找借口。
贰
多以宽容的心看待对方
我们要以宽容的心对待伴侣、同事、朋友。如果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或者出现非常糟糕的情况,我们都应该给对方一些耐心:看待别人的成功,多看看别人的付出;看待自己的成功,多看看别人对自己的帮助;看待自己的失败,多看看自己的能力不足;而看待别人的失败,就多看看他面临的外部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修炼自己的心灵。
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小张和小丽,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小丽多心疼丈夫工作繁忙,对丈夫多一些体贴和沟通;而丈夫体谅小丽操持家务的辛苦,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应酬和交际,多帮小丽做一些家务,相信小两口的矛盾将烟消云散。
叁
增加有效沟通
想要解决各种问题,有效沟通才是根本方法。前文所说的兄弟姐妹们都认为自己在赡养父母的问题上比其他人付出了更多的时候,不妨坐下来心平气和的沟通,明确的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时了解对方的难处和辛苦,向对方表示,大家可以一起尝试着共同努力。
最后,希望大家可以尽量克服自利偏差带来的影响,让我们既不沉迷于对他人的羡慕中,也不会活在盲目乐观的自我安慰中,成功之后不能骄傲,失败了也要越挫越勇,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