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朝堪称一个光芒万丈的朝代。它不仅以文化繁荣、经济发达闻名于世,更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拓展了前所未有的疆域。那么,这个气势恢宏的帝国,究竟将多少国家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一、初唐锋芒:扫平中原割据势力唐朝的建立者李渊父子并非从零开始创业。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渊在太原起兵时,中国境内存在着多个割据政权。619年,唐朝军队消灭了西北地区的薛举、薛仁杲父子建立的西秦政权;同年,又击败了武威的李轨政权。620年,平定山西北部的刘武周割据势力。621年,唐军南下消灭了湖北江陵地区的萧铣政权,这个由南朝梁室后裔建立的地方政权宣告终结。这些战争与其说是“灭国”,不如说是统一战争。唐朝通过这些战役,基本统一核心区域。二、逐鹿草原:东突厥汗国的覆灭唐朝真正的“灭国”行动从草原开始。隋唐之际,东突厥汗国雄踞北方,时常南下侵扰。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决心彻底解决北方边患。629年,李靖率领十万大军北伐。次年正月,唐军在阴山一带大破突厥军,俘虏颉利可汗。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东突厥汗国就此灭亡。这场胜利具有里程碑意义。唐朝不仅解除了北方威胁,还将蒙古高原纳入管辖范围,四夷君长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三、西进西域:征服高昌、吐谷浑稳定北方后,唐朝将目光投向西域。当时丝绸之路上的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地区)与西突厥结盟,阻遏西域各国与唐朝交往。639年,唐太宗派侯君集率军西征。次年,唐军穿越千里沙漠,突然出现在高昌城下。高昌王麹智盛出降,高昌国灭亡。唐朝在此设立西州,直接管辖西域事务。与此同时,唐朝还对青海地区的吐谷浑用兵。635年,李靖率军大破吐谷浑,其王慕容伏允自杀,吐谷浑成为唐朝属国。后来吐谷浑反复无常,最终在672年被唐军彻底平定。
四、鏖战西南:吐番压力下的南诏在西南方向,唐朝与新兴的南诏国关系复杂。南诏原本是唐朝扶植起来对抗吐蕃的势力,但后来与唐反目。750年左右,唐朝与南诏爆发多次战争,但均遭惨败。直到794年,南诏才重新归附唐朝。严格来说,南诏并未被唐朝消灭,而是与唐保持时而臣服、时而对抗的关系。五、东北征伐:高句丽百济的终结在唐太宗时期,唐朝多次征讨高句丽,但未能彻底征服。唐高宗继位后,继续对朝鲜半岛用兵。660年,唐朝与新罗联军消灭百济。668年,唐军攻破平壤,存在了705年的高句丽王国宣告灭亡。唐朝在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直接管辖朝鲜半岛北部。六、中亚霸业:对抗西突厥、大食唐朝向西的扩张达到了中亚地区。657年,苏定方率军在伊塞克湖附近大破西突厥,西突厥汗国灭亡。唐朝疆域向西推进至咸海一带,与新兴的大食帝国(阿拉伯帝国)接壤。但751年,唐朝军队在怛罗斯战役中被大食军队击败,停止了向西扩张的步伐。
七、盛世隐忧:扩张背后的代价唐朝的军事扩张带来了辽阔的疆域,也埋下了种种隐患。为了维持庞大帝国,唐朝不得不设置多个节度使,掌握地方军政大权,这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战后,唐朝无力维持西域、中亚的统治,逐渐收缩了控制范围。那些曾经被消灭的国家,有些又在唐帝国衰落时重新独立。如今回顾这段历史,我们要思考,武力可以开疆拓土,但如何才能实现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