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女孩的红烧肉”——看到这七个字醒目地挂在饭店招牌上,沈阳市民刘女士感到一阵不适,“第一反应是惊悚,第二是愤怒,这是在拿社会痛点抖机灵吗?”
2025年9月29日,辽宁沈阳。一家名为“卖女孩的红烧肉”的餐馆,因其令人触目的店名冲上热搜,在网络上引发巨大争议。
记者调查发现,风波中的“卖女孩的红烧肉”在沈阳并非孤例,沈北新区、浑南区与康平县竟各有一家。随着舆论持续发酵,这三家店在各大生活服务平台上的信息已被紧急删除或屏蔽。
01 24小时:从舆情爆发到招牌落地“28日下午接到通知,当晚招牌就拆了。”面对记者采访,涉事餐馆的负责人这样说道。
9月29日上午,根据网友提供的现场照片显示,位于浑南区的这家餐馆,门头上原有的店名招牌已被拆除,只留下斑驳的安装痕迹。颇为讽刺的是,大门两侧印有“卖女孩的红烧肉”字样的大幅广告牌,却依然完好无损。
几乎在同一时间,沈阳市浑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场紧急调度会正在召开。该局工作人员向记者回应:“28日舆情出现后,我们第一时间就采取了措施。”然而,当被追问如此店名当初是如何通过注册审核时,对方仅以“不清楚”作答。
根据商家公示的营业执照,该店为个人独资企业,负责人姓杨。
“这个不是‘卖女孩’,是断句问题。”杨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辩解,“意思是‘卖女孩做的红烧肉’,我觉得这没什么争议。”
然而,当记者追问为何仅在沈阳出现多家同名店铺,以及其加盟品牌的具体情况时,杨先生立刻改口:“这个店我只是挂个名,实际经营是我兄弟在负责。”
故事在记者联系到这位实际经营人时,迎来了戏剧性反转。
“我姓麦,取了个谐音叫‘卖’。”这位麦姓负责人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解释。他坦言,门店并非加盟店,只是个体小餐饮,“这个名儿是抄别人的,看别人这么取,我也跟着取了。”
对于沈阳市内另外两家同名店铺与他的关系,这位负责人的回应依然是经典的“三不知”。
03 命名乱象:“黑红”也是红?底线在哪里!“卖女孩的红烧肉”并非第一个靠“出格”博眼球的案例。近年来,各种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店名层出不穷。
从江苏南通的“脏话丸子汤”,到南京的“黛比螺蛳粉”,商家们似乎深谙“黑红也是红”的流量密码——即便让消费者感到强烈不适,只要能换来关注度和订单,便在所不惜。
然而,这种饮鸩止渴的营销方式,真能为商家带来长久的效益吗?
“看到店名这么低俗,我根本不会走进去。”一位市民的观点代表了许多消费者的心声,“一个连名字都不尊重公众感受的店,很难相信它会用心做好菜品、保障食品安全。”
市场监管部门用“连夜拆除”的果断行动,给出了明确态度:商业命名绝非“不违法即可”,必须坚守公序良俗的底线。
“如果名字有问题,平台让整改那我就改。”麦姓负责人的这句话,为这场闹剧按下了暂停键。
新招牌尚未设计,但旧招牌上那几个刺眼的字,终于消失在了沈阳的街头。
此事件如同一面镜子,照出部分商家为追求流量毫无底线的浮躁心态。店名是递给顾客的第一张名片,不应成为挑战社会良俗的擦边球。此番整改,拆掉的不只是一块违规招牌,更是对“黑红也是红”畸形流量观的当头棒喝。
今日话题:您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让人反感或不适的店名?商家起名,究竟是“创意自由”还是“社会责任”首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地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