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为什么有的孩子总喜欢往嘴里塞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孩子的安全和健康一定会是家长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可对于一些特殊儿童的家长来说,常常会遇到一个揪心的情况:孩子总喜欢把不是食

孩子的安全和健康一定会是家长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可对于一些特殊儿童的家长来说,常常会遇到一个揪心的情况:孩子总喜欢把不是食物的东西往嘴里塞—— 地上的小石子、路边的树叶、玩具上的小零件,甚至是墙上的挂钩或遥控器里的电池…… 每次看到,都忍不住立刻制止,心里又急又慌,却不知道该怎么才能帮到孩子。

其实,面对孩子这样的情况,咱们不用先陷入焦虑。很多时候,通过调整日常的生活细节,就能慢慢引导孩子养成更安全的习惯。

1. 先给孩子“安全的替代选择”,转移注意力

当发现孩子伸手去拿奇怪的东西,准备往嘴里放时,别急着大声呵斥或者强行抢走。突然的制止可能会让孩子更好奇,甚至以后偷偷藏起来吃。咱们可以试试 “温柔转移法”:

手里提前准备好孩子喜欢的、安全的小零食或者可以咬的玩具——比如软软的磨牙饼干、没有小零件的硅胶牙胶,在孩子碰到异物的瞬间,轻轻把替代物递到他们手里,笑着说“宝宝,我们来玩/吃这个呀,这个更有意思呢”。

比如孩子总想去抓地上的小石子,家长可以提前在口袋里装几颗孩子爱吃的溶豆,看到孩子弯腰时,马上蹲下来,把溶豆递过去:“你看,这个甜甜的,我们吃这个好不好?”慢慢的,孩子会知道,有比地上的东西更有趣、更安全的选择,就会减少对异物的关注。

2. 把“危险物品”藏起来,减少孩子接触的机会

咱们常说“眼不见心不烦”,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家里或者孩子常待的环境里,到处都是容易被放进嘴里的小物件,孩子自然会忍不住去探索。所以,第一步可以先从“整理环境”开始,把可能有危险的东西都收起来。

比如,把家里的小纽扣、珠子、硬币等小物件放进带盖子的盒子里,藏在孩子够不到的柜子上;地板上每天多打扫几遍,及时清理掉掉落的线头、碎纸、小石子;给孩子玩的玩具,要选没有小零件、边缘光滑的,避免玩具零件脱落被孩子捡到;带孩子去户外时,尽量选择草坪、塑胶场地,避开石子路、垃圾堆附近,减少孩子接触异物的机会。

环境干净安全了,孩子能拿到的“奇怪东西”少了,自然就减少了往嘴里塞的可能。

3. 多陪孩子玩“动手游戏”,满足探索欲

很多时候,孩子喜欢把东西往嘴里放,是因为他们正处在探索世界的阶段——用嘴巴“感受”东西的软硬、味道、形状,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尤其是特殊儿童,可能会更依赖这种方式来表达好奇。

这时候,家长可以多陪孩子玩一些“动手”的游戏,帮孩子用更安全的方式满足探索欲。比如,和孩子一起玩“搭积木”,让孩子用手感受积木的形状和重量;玩“捏橡皮泥”,让孩子捏出不同的造型,感受橡皮泥的柔软;玩“串珠子”(选大颗的、洞大的珠子),让孩子练习把珠子串起来,锻炼手部灵活度;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撕彩纸、折小船,让孩子用手探索不同纸张的质感。

当孩子的手忙起来了,注意力被有趣的游戏吸引了,就会慢慢减少用嘴巴“探索” 的习惯,同时还能增进亲子感情,一举两得。

最后想和家长说:别急,我们慢慢来

面对孩子的异食情况,很多家长都会着急、自责,甚至偷偷掉眼泪。但请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在努力适应这个世界,每一位家长也都在努力成为更好的父母。

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可能今天孩子进步了一点,明天又会重复之前的行为。这时候别灰心,也别对孩子发脾气——多给孩子一点耐心,也多给自己一点信心。每天坚持用温和的方式引导,慢慢调整,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