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则言不顺”—— 白宫的签字笔落下时,洛杉矶的历史教师戴维斯正对着爷爷的老照片发呆。9 月 22 日,特朗普突然签署行政令,把 “反法西斯运动”(Antifa)正式列为 “国内恐怖组织”,说他们 “靠暴力推翻政府”。可戴维斯的爷爷当年就是德国 Antifa 成员,扛着双红旗对抗纳粹,勋章还摆在抽屉里。
这事儿得从头捋:Antifa 最早是 1932 年德国共产党搞的,专门跟纳粹街头暴力硬碰硬,后来被希特勒镇压了。80 年代欧美左翼重启这个名号,美国分支主要反种族主义、挺 LGBTQ + 权益,就是个没总部、没会员的松散群体,靠加密软件临时集结。可特朗普的行政令里,把 2017 年以来的骚乱、攻击警察全算在他们头上,还授权联邦部门查所有 “支持者”。当右翼在福克斯新闻里喊 “终于除害了” 时,戴维斯拿着爷爷的勋章犯嘀咕:反法西斯的咋就成恐怖分子了?这到底是治暴力,还是堵嘴?
一、历史绕了个弯:反纳粹的 “传人” 成了 “恐怖分子”“我爷爷要是活着,得以为纳粹又回来了。” 戴维斯翻出 1933 年的报纸,上面印着爷爷参与反纳粹游行的黑白照片。当年 Antifa 的双红旗标志,现在美国分支改成了黑红旗,可核心还是反极右。2017 年夏洛茨维尔白人至上主义者闹事,就是 Antifa 冲上去阻拦,那会儿没人说他们是恐怖分子。
现在画风突变:白宫列的 “罪状” 里,有 Antifa 成员 2021 年殴打特朗普支持者的事,还有人带爆炸物去集会。可戴维斯认识的 Antifa 参与者莎拉,只是个给少数族裔孩子补课的社工,上次抗议只为举牌反对警察暴力。“就像把闯红灯的全算成抢劫犯,” 戴维斯叹气,“暴力的该抓,但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啊!”
最讽刺的是右翼的说法。“骄傲男孩”(白人至上组织)成员在网上骂 Antifa “破坏秩序”,可他们去年冲击国会山的事还没算清。戴维斯在课堂上问学生:“反法西斯和法西斯,到底谁该被贴标签?” 孩子们盯着黑板上的历史照片,没人说话。
二、政治算盘打得响,民权门槛抬得高“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是冲着左翼来的。” 华盛顿的民权律师劳拉说得直白。她的律所刚接到求助:西雅图一个大学生只是转发了 Antifa 的抗议海报,就被 FBI 问话了。特朗普的行政令没说清 “支持者” 咋界定,这就给乱抓人的留了空子。
劳拉翻着 ACLU(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的声明,上面写着 “这踩了第一修正案的线”。确实,过去反恐名义下,不少无辜人被牵连。2020 年特朗普就喊过要列 Antifa 为恐怖组织,没成;这次赶在选举前签令,明摆着讨好 MAGA 支持者 —— 福克斯新闻当天就把这事儿吹成 “维护安全的壮举”。
普通民众看得门儿清。社交媒体上 #AntifaTerror 和 #反法西斯不是恐怖分子 同时上热搜,有人发爷爷的反纳粹勋章,有人晒被误查的经历。芝加哥的面包店主托尼说:“暴力该管,但不能借着反恐打压不同意见,这跟当年麦卡锡主义有啥区别?”
三、标签一贴,邻居成了 “敌人”“以前见面还打招呼,现在楼道里都绕着走。” 费城的护士玛丽最头疼邻里关系。对门大叔是特朗普支持者,看到她窗台上的 “反对暴力执法” 标语,指着鼻子骂她 “帮恐怖分子”。
这种分裂到处都是:波特兰的抗议现场,举 “支持特朗普” 牌子的和举 Antifa 旗帜的隔着街对骂;教会里,有人说 “该严打”,有人说 “这是暴政”,最后不欢而散。FBI 的数据说 Antifa 相关事件造成百万美元损失、伤了上百警察,可没人提这些年白人至上组织制造的屠杀案更多。
玛丽的儿子在大学学政治,他跟妈妈说:“给抗议贴‘恐怖’标签,就像给发烧的人灌毒药,病没好还伤身子。” 这话没错 —— 华盛顿邮报算了笔账,行政令出台后,和平抗议少了三成,可蒙面的激进分子反而多了,“越压越反弹”。
当白宫的灯光熄灭,戴维斯把爷爷的勋章擦得发亮。Antifa 里确实有暴力分子,可把 “反法西斯” 整个打成恐怖组织,就像因为有人闯红灯就禁了所有汽车。特朗普要的是 “秩序”,可忘了秩序得建在公道上,不是贴标签上。
毕竟,衡量一个社会的良心,从来不是抓了多少抗议者,而是容得下多少不同声音。当年反纳粹的英雄要是看到今天,会不会问:我们拼命守护的自由,咋就成了 “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