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从华盛顿带回的不是妥协,而是一场更清醒的抗争。面对美俄心照不宣的“和平提议”,他拒绝交出顿巴斯的表态,根本不是硬撑,而是戳破了大国交易的假象。 这场博弈里,顿巴斯早不是普通领土。这片藏着乌克兰90%煤炭储量的土地,既是经济命脉,更是抵御势力扩张的战略屏障。美俄想让乌军撤出关键重镇,本质是要乌克兰亲手打开“骨牌效应”的缺口,今日让寸土,明日可能就要让更多地域。 西方援助的虚实更显讽刺。一边是特朗普政府批了军援的承诺,一边是实际交付的武器不足半数,翻新坦克成了前线士兵口中的“铁棺材” 。英军前参谋长发声点破真相:西方只想借乌克兰消耗对手,根本没打算给它取胜的资本。 泽连斯基的硬气,实则是没得选。2014年的教训摆在眼前,妥协从来换不来安宁。如今乌控区还有25万平民,前线50公里防线是士兵用战壕和血肉筑起的堡垒,退让就是把国家命运拱手让人。 他的拒绝,是对“用领土换和平”逻辑的反抗,更是对本国主权最直接的捍卫。当小国被迫站在大国博弈的风口,坚守底线或许是唯一的出路。你觉得,这场关于主权的抗争,还能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