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绝望!60岁华人夫妇嫌加拿大医疗费太贵,不远万里回到中国养病,不料,当再返回加拿

绝望!60岁华人夫妇嫌加拿大医疗费太贵,不远万里回到中国养病,不料,当再返回加拿大时却被拒绝入境…… 拿到枫叶卡就能随时回加拿大?这对60岁华人夫妇用惨痛经历告诉你:别天真了。2017年刚移民就因病回国治疗,五年后想回去探亲,却在机场被拦下。边检官冷冰冰地说:你们只住了69天,永居身份取消。一家人的团聚梦就这样碎了。 邢先生和王女士这辈子都没想到,好不容易拿到的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会因为一场病失去。 2017年,他们通过子女担保移民到多伦多。那时邢先生刚退休,拿着国内的退休金,本想着在加拿大安享晚年,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可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登陆没多久,邢先生就查出患有肾病。在加拿大看病,等待成了最大的折磨。约个专科医生要等六周,做个检查又是好几周。更要命的是费用问题。虽然诊疗费医保能报,但药费得自己掏腰包。一个月光买药就要三百多加元,对靠退休金生活的老两口来说,这可不是小数目。 算了算账,夫妻俩傻眼了。房租、生活费、医疗费,样样都要钱。邢先生的退休金每月只有两千多人民币,在国内够花,换成加元就杯水车薪了。儿子虽然愿意帮忙,但也有自己的家庭负担。 权衡再三,他们决定回国治病。毕竟在国内医院,医生护士说的都是母语,沟通方便,医疗费用也便宜得多。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国内还有房子,还有女儿照顾,邢先生的退休金也能按月领取。于是,2017年11月,登陆加拿大仅69天后,两人就踏上了回国的飞机。 回国后的日子过得挺顺当。邢先生在当地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病情逐渐稳定。医保报销了大部分费用,自费的部分也能承受。女儿常来探望,带着外孙一起,家里热热闹闹的。就这样过了将近五年。 2022年,邢先生的身体恢复得不错,老两口开始想念多伦多的儿子和孙子了。视频里看着孩子长大,哪有当面抱抱亲。他们翻出枫叶卡,觉得有这张卡在手,回加拿大应该没问题。 可他们不知道,加拿大移民法规定得清清楚楚:永久居民必须在任何五年内累计居住至少730天。这不是摆设,是硬性要求。 2022年8月,两人再次飞往多伦多。十几个小时的飞行让本就有病的邢先生更加疲惫。好不容易落地,却在入境时被叫到了一边。 边检官查了系统,发现他们从2017年拿到永居身份后,在加拿大只待了69天,远远不够730天的最低要求。儿子赶来翻译,解释父亲是因病回国。但边检官态度很明确:违反居住义务,永居身份将被取消,必须立即返回中国。 这下老两口懵了。机场外,儿子和孙子隔着玻璃挥手,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遣返。第二天,两人就坐上了回国的飞机。 回国后,儿子不甘心,找了好几个移民律师咨询。律师建议提起上诉,申请人道主义豁免。理由是邢先生健康问题不允许长期居住在加拿大。他们准备了一大堆材料:病历、医疗费用清单、医生证明,每份都翻译成英文,花了不少钱。 等待裁决的日子特别煎熬。一等就是将近两年。 2024年6月,加拿大移民和难民委员会终于给出答复。法官在裁决书里写得很清楚:虽然理解申请人的健康困难,但调查显示,邢先生在中国有女儿,有房产,有退休金,这些足够保障基本生活。申请人没能证明在加拿大面临严重的人道主义困境。上诉被驳回,永居身份取消的决定维持原状。 这个结果彻底断了他们回加拿大的路。现在,邢先生和王女士还住在国内。每个月按时去医院复查,女儿周末来看望。跟多伦多的孙子只能视频聊天,看着屏幕里的孩子用英语讲学校的事,他们听不太懂,但还是笑着点头。 那张枫叶卡被收在抽屉最深处。偶尔翻出来看看,上面印着的枫叶图案,提醒着那段短暂而梦碎的经历。 其实很多新移民都不清楚,拿到枫叶卡不等于就高枕无忧了。加拿大对永久居民的居住义务要求非常严格,任何五年内必须实际居住满730天。不是说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这个规定不是摆设,边检官入境时会查系统,一旦发现不符合要求,当场就能取消你的身份。 邢先生夫妇的遭遇说到底,就是对移民政策了解不够。他们以为有病是正当理由,回国治疗应该可以理解。但移民法看的是硬指标,不是你有没有苦衷。除非是为加拿大公司外派工作,或者陪同加拿大公民配偶在海外,否则在境外的日子都不算数。 有人可能觉得这规定太不近人情。可换个角度想,如果永久居民可以随意离开,只在需要时才回来享受福利,那对真正在加拿大生活纳税的人公平吗?移民政策的本质,就是希望新移民真正融入这个国家,而不是两头占便宜。 这个案例给所有新移民提了个醒:移民前一定要想清楚,能不能真正在加拿大扎根生活。别觉得拿了身份就万事大吉,730天的居住义务是底线,违反了就得承担后果。你们怎么看这事?如果是你,会怎么选择?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14
用户10xxx14 2
2025-10-20 00:06
单程移民国外还能享受国内的医疗福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