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飞行员李显斌叛逃台湾。一张罕见老照片中,他被奉为座上宾,台当局奖励他2500两黄金,授他上校军衔,一时风光无两。谁知,他的结局却相当悲惨。 1965年11月11日。那天,李显斌驾驶着一架伊尔-28轰炸机,借着训练的名义,航向一转,直奔桃园机场。飞机上除了他,还有两个人:领航员李才旺和通讯射击员廉宝生。 飞机一落地,悲剧就发生了。后舱的廉宝生,这位硬骨头的军人,在明白自己被胁迫到了台湾后,没有丝毫犹豫,他选择了用自己的配枪,结束了生命,用死亡捍卫了忠诚。而前舱的李才旺,因为飞机迫降时机头擦地,受了重伤。 同样一件事,三个人的选择截然不同。廉宝生宁死不屈,李才旺身不由己,而李显斌呢,正忙着享受他的“胜利果实”。台湾方面为了宣传,把这三个人都包装成了“义士”,说李显斌拿了2000两黄金,李才旺和牺牲的廉宝生各拿1000两。 据说当时李显斌还挺不乐意,觉得凭什么是三个人分,明明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从这点小事就能看出来,这人骨子里的自私和贪婪,已经到了什么地步。他踩着战友的鲜血和伤痛,换来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在台湾的日子,李显斌确实风光了一阵子。他成了宣传的活靶子,到处演讲,娶妻生子,表面上看,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可这种背叛换来的生活,真的踏实吗? 咱们再看看另一位当事人李才旺。他伤好后,因为始终不肯全心全意地配合对岸的政治宣传,到了七十年代就早早退役,后来带着家人移民去了美国。中美建交后,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回家看看。他主动联系咱们的领事馆,坦白了当年的情况,说自己和廉宝生是被李显斌挟持的。 咱们国家是什么态度?“爱国不分先后”。在李才旺回国发表了澄清声明后,家乡的父老乡亲和地方政府都热情地接待了他。这个消息传回台湾,对李显斌的心理冲击可想而知。 一边是同机抵达,如今却能堂堂正正回家的李才旺;另一边是自己,看似拥有一切,却成了回不去故乡的孤魂野鬼。他抛弃了大陆的妻儿老母,换来的是日夜思乡的煎熬。听说他后来托人带了1万元人民币回家孝敬母亲,跟那2500两黄金比起来,这点钱算什么呢?不过是想买个心安罢了。 真正把李显斌推向深渊的,是他的第四任妻子,一个叫潘烈华的女人。这个女人不简单,李显斌的第三任妻子就直说她是个“心机女”。她先是说服李显斌出钱让她去加拿大留学,又以她的名义在加拿大买了房产。 1990年,李显斌从台湾空军退役,也去了加拿大。也许是离开了那个小岛,心情放松了,潘烈华看准时机,突然问他:“你想不想回大陆探亲?” 这话一下子就戳中了李显斌的软肋。他怕啊,怕回去被算总账。可潘烈华嘴皮子厉害,一会儿说过了20年的追诉期,一会儿又说他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可能时日无多,再不回去就见不着了。在亲情和侥幸心理的夹击下,李显斌动摇了。 他想了个自以为聪明的办法:去中国驻加拿大的使馆申请签证,要是批了,就说明没事,就回去。他刻意隐瞒了自己当年的身份,结果,签证居然真的办下来了。1991年12月,他踏上了回乡的路,却不知,这是一条不归路。 回到大陆后,李显斌做贼心虚,不住在老家,而是住在120公里外的济南,每天打车回去看望母亲。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现在看来真是可笑。 1991年12月26日,在享受了10天的天伦之乐后,他准备从青岛机场离境。就在过关的时候,他被拦了下来。公安人员告诉他,证件有问题。 接下来发生的事,就像一部电影。潘烈华当场撒泼打滚,但无济于事,李显斌被带走软禁,而潘烈华则被允许按原计划离境。 在审讯中,李显斌知道大势已去,竹筒倒豆子般交代了一切。他承认了整个叛逃事件是他一人策划,承认了自己挟持了李才旺和廉宝生,也承认了自己为了配合宣传,污蔑了牺牲的廉宝生烈士。正是他的这份口供,让廉宝生烈士的冤屈得以彻底洗清。 1992年6月26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李显斌因投敌叛变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那个曾经怂恿他回来的潘烈华呢?她回到台湾后,打着“救夫”的旗号,四处活动,实际上却忙着将李显斌在台湾的所有房产和资产,全部变卖转移到了自己名下,然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李显斌为了黄金和虚名,背叛了国家和战友;最后,他也被自己贪图的女人,骗光了所有不义之财。 2002年,李显斌因为胃癌被假释出狱,在上海的医院里,他众叛亲离,孤苦伶仃。同年12月17日,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叛徒,在病痛和悔恨中凄惨地死去。讽刺的是,最后来为他处理后事的,竟然是他在台湾的第三任前妻张美云和他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