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灯火可亲处
N807班刘泽奇
人们常说“故乡是用来离开的”,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它的另一层意思是“故乡是用来怀念的”。
小时候的我并不觉得家乡有什么好的,反而有点嫌弃——四面人烟稀少,余下的只有那清一色的绿。厨房里老旧的灶台燃烧着柴火,总是呛得我想要尽快远离,灰色的水泥地没有任何活力,一到傍晚,只有悬在空中的月亮照亮着大地,那时的我并不明白,思乡之情到底从哪谈起。
到了七岁后,每逢过年,我才能来到这“老家”,记忆中,那哨兵般的樟树立在大门的两边,那雪白的大衣披在地上,这些都让我流连不已。渐渐地,时间的流逝让我呆在老家的时间越来越短,当我刚刚开始珍惜时,记忆中的那一丝年味也消失了,总像是少了点什么。
时至今日,我两年都不一定能回去一次,记忆中的泥巴路变成了柏油路,记忆中的樟树似乎也不再雄壮,而我那破破老老的家,依旧以一种坚韧的姿势挺立在那,也许有一天这里终将要改变容颜,但那泥土深处掩埋的温度,总会告诉我,无论走向何方,故乡都是我最原始的坐标,告诉我为何出发,去向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