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不卖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说,要是中国不卖稀土给美国,美方就可能把中企踢出全球股市,切断SWIFT系统,这话听着挺吓人,其实美国自己心里没底,他们嘴上说这是金融核弹,可真要动手,最先炸到的还是自己。 “中国稀土要是断供,就把中企踢出美股、切断SWIFT!”新加坡《联合早报》传出的美方这番狠话,听着极具威慑力,可仔细琢磨就会发现,这更像色厉内荏的虚张声势,真要动手,美国自己恐怕先扛不住。 这事得从稀土的特殊地位说起。稀土不是普通矿产,是制造芯片、新能源车电池、隐形战机的“工业维生素”,而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里的地位几乎无可替代。不只是开采量占全球60%以上,更关键的是加工提纯环节,全球90%的稀土分离提纯产能都集中在中国。 美国虽然也有稀土矿,比如加利福尼亚州的芒廷帕斯矿,但从2015年重启后一直依赖中国技术,矿石挖出来得运到中国加工,再高价买回来,整个流程至少得半年。 这两年美方一直在推动稀土供应链“去中国化”,拨款建本土加工厂,还和澳大利亚、加拿大签合作协议,但效果寥寥。去年美国本土稀土加工产能才刚到全球的3%,而且技术落后,分离纯度远不如中国产品,根本满足不了高端制造需求。 有数据显示,美国军工企业的稀土库存只够支撑18个月,要是中国真的停止出口,F-35战机生产线、宙斯盾驱逐舰的雷达制造都得停摆,这也是美方急着放狠话的根本原因。 面对可能的稀土管制,美方抛出了所谓的“金融核弹”——把中企踢出全球股市、切断SWIFT系统。可这些手段看似强硬,实则藏着巨大风险。先说踢中企出美股,截至2025年,美国机构持有中概股市值超1万亿美元,贝莱德、先锋等资管巨头重仓了大量中概股,一旦强制退市,这些机构会面临巨额资产缩水,普通美国投资者也得跟着赔钱。 纽交所、纳斯达克每年从中概股赚的上市费和交易佣金就有几亿美元,没了这笔收入,交易所营收会直接跳水,高盛、摩根士丹利的承销业务也会受重创。 切断SWIFT的后果更严重。SWIFT本质是国际支付清算的“通讯录”,美国要是把中国排除在外,等于逼着全球企业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 现在CIPS已经接入了100多个国家的银行,一旦使用率大幅提升,美元的跨境支付垄断地位会被直接削弱。更关键的是,中国是美国国债的主要持有国之一,要是引发反制,减持美债或抛售美元资产,冲击的是整个美元信用体系,这可不是美国能轻易承受的。 其实美方自己也清楚这些手段的反噬力。之前对俄罗斯部分银行实施SWIFT制裁,已经导致欧洲能源进口成本暴涨,美国的农产品出口也受了影响。 这次针对中国放话后,美国商会立刻发声反对,警告说“金融对抗没有赢家”,不少华尔街投行也私下向政府施压,担心失去中国市场。 反观中国,早就做好了应对准备。稀土领域一直在推进产能整合和技术升级,同时扩大国内战略储备。金融方面,中概股加速回归港股和A股,2025年恒生指数中概股权重已提升至35%,A股科创板也能承接科技企业融资需求,美股的吸引力早已不如从前。 说到底,稀土是中国的优势,但不是唯一的筹码,而美国的“金融核弹”更像捆着引线的炸弹,真要引爆,最先被炸伤的一定是自己。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