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聂曦烈士牺牲前的照片,他牺牲的时候,还不到33岁。 聂曦出生于1917年9月6日, 牺牲的时候, 离33岁生日还差2个多月。 聂曦的妻子叫高秀娟, 阿美是《沉默的荣耀》 剧中的名字。 照片里那个穿着白衬衫的男人,笑得那么从容,仿佛只是出门散个步,而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点。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刑场的枪声带走了他,留下了一段被尘封的记忆和一份持续了72年的等待。 聂曦,福建闽清人,原名聂能辉。这个从闽江畔走出的青年,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国防部史政局总务组组长、东南军政长官公署交际科上校科长,真实身份却是潜伏在敌营的中共情报员。 1949年福州解放前夕,他奉命执行一项“刀尖上的任务”——将298箱国民党核心军事档案秘密转运。这些关乎解放进程的绝密文件,在他的努力下被完整移交解放军,为解放东南沿海提供了关键支撑。 随吴石将军赴台后,他继续在白色恐怖下潜伏,成为吴石与华东局特派员朱枫之间的“情报中转站”,直到1950年初因蔡孝乾叛变而暴露。 聂曦牺牲时,他的妻子高秀娟(剧中名阿美)才26岁。此后的72年人生里,她每天都在等待丈夫归来。 她把丈夫的枕头拍一拍,再摆回床头,仿佛他只是出差去了。一件聂曦留下的灰布衬衫,被她小心翼翼地保护着,90岁时还踩着小板凳把衬衫领口晒到向阳面,“怕发霉,他最爱干净”。 社区整理她2022年去世后的遗物时,在床底发现一只铝饭盒,里面整齐地码着72颗红豆。每颗红豆都用白纸包好,纸上写着年份——从1950到2021,一年一颗,她数完了自己能数的全部余生。 《沉默的荣耀》剧中,阿美因不满聂曦没把孩子接到台湾而与他分居,甚至允许一位外国军官同事接送她上下班,表面看像极了一场婚外情的开端。 但仔细观察,阿美与外国军官的接近从不是出于心动,而是一个母亲在绝望中的无奈之举。她的心全被对远方孩子的思念所占据。 而聂曦的沉默与回避,恰恰是对家人最深的保护。他深知自己工作的危险性,将孩子留在大陆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 聂曦被捕后,与敌人斗智斗勇。他一方面坚持底线,另一方面希望能被从轻处理。这种本能的求生欲,在年仅33岁的他身上再自然不过。 法庭给了四人几分钟写遗书的时间。吴石、陈宝仓、朱枫都写了,聂曦却因过度刺激导致神志不清,处于昏迷状态,没有留下任何遗言。 他给未出世的孩子取名“念陆”的嘱托,成了他对家国深情的最终诠释。 聂曦牺牲后,高秀娟患病在身,仍亲笔手书呈文,委托亲戚冒死领回了丈夫的骨灰。在那个白色恐怖时期,这需要莫大的勇气。 2013年,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落成,聂曦的汉白玉雕像与吴石、朱枫、陈宝仓的雕像并肩而立,目光共同望向东南方——那片他们用生命守护的国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