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登基当天,大将刘宗敏当众叫板:“都是草寇出身,凭啥要我跪你?”两人本是生死兄弟,却因权力反目,刘宗敏手握重兵,不服管束,东征北京时只顾享乐,最终清军入关,大顺王朝昙花一现。[舔屏] 1644年,李自成在紫禁城武英殿登基,文武百官齐刷刷跪拜,唯独刘宗敏拄着佩剑直挺挺站着,这两位从陕西米脂窑洞里并肩造反的兄弟,此刻一个裹在明黄龙袍里,一个披着沾满血渍的铁甲,他们即将亲手毁掉大顺王朝的百日江山。 李自成最初只是银川驿站的穷马夫,崇祯元年朝廷为省银子裁掉全国驿站,他失业后带着侄儿李过在甘肃当边军。 同一年,陕西铁匠刘宗敏的爹娘被税吏活活打死,这个身高八尺的汉子抡起铁锤砸烂了县衙大门,后来两人在陇南深山相遇时,李自成兜里只剩半块发霉的炊饼,刘宗敏手里攥着三尺烧火棍,却当场立誓:“这世道,咱得给老百姓挣条活路!” 1643年打下西安后,大顺军推出“三年免征”政策,沿途百姓箪食壶浆相迎,可当1644年三月大军开进北京城,挂着“闯”字旗的队伍突然变了模样。 刘宗敏把明朝国丈周奎的家底抄了个底朝天,光白银就搜出五十万两,还发明了“追赃助饷”的酷刑,用夹棍逼着官员们交钱赎命,有老秀才在茶馆里念叨:“前头驱狼,后头进虎,这些铁匠兵比东厂番子还狠!” 最致命的裂痕出现在登基大典当天,武英殿里铺着褪色的金砖,李自成穿着南京绣娘连夜赶制的龙袍,文臣们按礼制伏地叩首。 唯独刘宗敏腰间还别着缴获的倭刀,铠甲缝隙里塞着从达官贵人府里顺出来的玉坠,当礼官高唱“新君万岁”时,这位大顺军第一猛将冷笑着甩了甩袖子上的灰尘,仿佛在说:这龙椅坐得稳么? 山海关战役彻底撕碎了大顺的遮羞布,吴三桂本已打算投降,可当探子回报“闯王部将霸占陈圆圆,刘宗敏拷死老将军全家”的消息,这位辽东猛将立刻打开山海关城门。 据说清军铁骑冲进战场时,大顺士兵还在营帐里清点抢来的金银,醉醺醺的将领们把铠甲扔得满地都是,李自成带着残兵败将退到湖北九宫山,那个曾经和他分吃最后半块糠饼的刘宗敏,最终被乡勇乱刀砍死在茅草屋里。 如今游人站在故宫武英殿前,很难想象这里曾是闯王议政的地方,殿角那些箭痕或许见证过更深刻的教训:从来不是百姓抛弃了义军,而是义军自己弄丢了当初那面“迎闯王,不纳粮”的旗帜。 网友热评: “刘宗敏这操作太蠢了!当年一起啃树皮的时候多仗义,打天下时称兄道弟,坐天下就翻脸不认人。要我说,李自成早该把他收拾了,哪能由着他祸害军心民心?” “李自成这皇帝当得憋屈啊!进北京前还喊着‘不纳粮’,结果进城就变味了,刘宗敏抢钱抢女人,他也不管管,最后落得个兄弟反目、江山崩塌,活该!” “最惨还是吴三桂!全家被抄、爹被拷打、老婆被抢,换谁都得降清啊!刘宗敏这货纯粹是给清军送人头,自己也被清军砍了,真是报应不爽!” “大顺军就是一群土匪!刚进城就烧杀抢掠,比明朝还狠,要我说,他们输得不冤,民心都没了还打什么仗?” “李自成和刘宗敏就是典型的‘创业兄弟反目成仇’!公司刚上市就内斗,最后一起完蛋,这剧情在现代职场也天天上演,太真实了!” 如果你是李自成,会怎么处理刘宗敏的嚣张?直接杀了他保江山,还是忍气吞声保兄弟情?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信源:故宫博物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