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刚喊了两天休战就急着给中方开条件,结果等了两天的回应,就一句话把他们的算盘敲得稀碎。 事情得从特朗普政府那波 “示好” 说起,最近他们突然放出话,说愿意把对华关税的 “大幅延期” 续上 3 个月,但有个硬条件 —— 中方必须暂停稀土出口管制。 这提议一摆出来,明眼人都看清楚了:合着美方是想拿个不痛不痒的让步,换咱们手里的战略宝贝。可他们显然没料到,中方的回应干脆利落,就一句话:“我们已多次阐明在稀土出口管制和中美经贸问题上的立场。” 别小看这短短一句,里头的分量重得很。连《华尔街日报》都急着发文解读,说这意思再明确不过,中方压根不准备对白宫那套 “一边施压一边要好处” 的老伎俩 “再后退哪怕一步”。 美媒还扒得更细,说中方这是把话挑明了:要是美方做不到 “平等以待、相互尊重”,还抱着 “一边出台新制裁一边求对话” 的念头,那以后别谈了,任何谈判都不接。 要搞懂这事儿的关键,得先明白稀土对美国有多重要。这东西号称 “工业味精”,看着不起眼,却是高精尖产业的命门 ——F-35 战斗机的发动机离不开它,新能源汽车的永磁体得靠它,连医院的核磁共振设备都少不得。 尤其是重稀土,全球几乎就咱中国能稳定供应,现在中国占着全球近 70% 的稀土产量,90% 的精炼产能全在咱这儿,美国自己的稀土精矿,过去四年里 70% 都得从中国进口。 美方不是没想着自己搞产业链,拉斯维加斯有家叫 MP Materials 的公司,算是他们本土稀土产业的 “希望之星”,特朗普政府之前还把宝押在它身上。结果呢? 2024 年这家公司八成营收都靠卖精矿给中国,现在因为关税壁垒,对华出口直接停了,股价一度跌超 10%,手里的现金还没长期债务多,连分离重稀土的技术都没有。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专家都直言不讳:要么供应链断了,要么乖乖回来谈,美方根本没第三条路可选。 美方一边求着中方松口稀土,一边没停过搞制裁。这些年中美经贸摩擦闹下来,谁都记得 2018 年起美方的操作:一会儿给 1300 多种中国商品加关税,一会儿推迟加税期限装 “缓和”,转头又把 2000 亿美元商品的税率从 10% 提到 25%。 去年刚给中国科技企业加了新制裁清单,今年就来要稀土优惠,这哪是谈判的诚意?中方早把话挑明了,这种 “一边打巴掌一边给糖” 的套路,早就不管用了。 有人可能会问,美方给的 “关税延期 3 个月” 就不算让步吗?其实这事儿压根没那么简单。美方的关税本来就是单边加征的不合理措施,延期不过是暂时没把压迫感拉满,本质上还是抱着居高临下提条件的心态。 反观稀土出口管制,是中方维护自身资源安全的正当手段,跟美方的单边制裁完全不是一回事。想用一个本就该取消的不合理措施,换中方的战略利益,这算盘打得未免太响。 美方自己也不是没找人探过路。澳大利亚有家叫莱纳斯的稀土公司,算是中国以外最大的分离生产商,他们 CEO 去年底就对着特朗普政府喊话,说从头建稀土产业链哪是一朝一夕的事? 从想法到真正产出合格产品,没个好几年根本没戏。现在莱纳斯就算建了新工厂,还得把氧化物运到中国精炼,至少 2026 年前都离不开咱的技术。这就是现实 —— 稀土产业链的话语权,根本不是美方想抢就能抢走的。 所以中方这一句回应,不是敷衍,是实打实的态度。这些年在中美经贸问题上,中方的立场从来没变过:谈判可以,但得平等,得相互尊重,不能你一边挥舞制裁大棒,一边逼着我让步。 白宫要是还抱着中方会妥协的幻想,那得先掂量掂量自家的产业能不能等得起。美军 153 种主战装备里,87% 的供应链要过中国稀土加工这一关,新能源产业更是指着稀土救急,真要是供应链断了,受损的可不是中方。 现在华尔街都在传,白宫看到中方回应后彻底破防了,原本以为拿关税延期能换个台阶下,结果反被戳穿了没诚意的本质。其实这事儿早该想明白,这些年美方惯用的 “施压 - 谈判 - 再施压” 套路,中方早就看透了。 想谈可以,先把 “平等尊重” 摆上台面,先停了那些一边对话一边出台的新制裁,不然别说稀土,任何谈判都免谈。稀土这张牌不是中方想打,是美方逼着把问题摆到了台面上。 谈判的底线从来不是靠妥协换来的,是靠自身的实力和坚定的立场。白宫要是还不明白这个道理,那接下来恐怕不止是 “破防” 那么简单了 —— 自家的产业链软肋,可经不起多少次这样的 “硬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