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这次是真不装了,直接把桌子掀了。 10月16日,在2025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他没聊小米SU7又卖了多少台,也没说下一款车有什么黑科技,反而对着台下所有同行,来了一次掏心窝子的“喊话”。 这番话,听着温和,像是在跟老朋友们商量事儿,可往深了想,每一句都戳中了当下汽车行业里那些没人愿意明说的难处。 雷军提的共建共享,说起来确实挺实在。现在车企们搞充电设施,简直像是在比着赛浪费钱。你在路边建一排快充桩,我就得在隔壁弄个功率更高的超充站,明明一条街上的桩子一半时间都空着,却没人愿意把资源打通。 小米作为后来者,这会儿喊共享,明眼人都知道是想少走点弯路,不用从头建充电网络。但反过来想,要是真要共享,那小米自家那些拿得出手的智能座舱技术,愿意拿出来让其他车企用吗?估计没几个人会信。 现在的智能汽车圈,内卷程度比当年的手机圈还厉害。激光雷达以前是高端车的选配,现在不管是十几万还是几十万的车,都得装上才敢上市;芯片算力更是一路飙升,动不动就说自己超过1000TOPS,可普通用户开车的时候,真能用得上这么强的性能吗? 雷军说行业别再内卷了,可小米SU7刚上市的时候,不也把零百加速的数据挂在嘴边宣传?这种“你们先停一停,让我先跟上”的想法,同行们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说要避免重复造轮子,这话听着在理,但现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每个车企都把自己的技术当成宝贝疙瘩,电池的配方藏着掖着,自动驾驶的算法加密加了一层又一层。 就连车载导航这种基础功能,百度、高德、腾讯还各搞各的,车企选了百度就用不了高德,用户想用腾讯地图还得看车企的脸色。雷军当年做手机的时候,安卓系统被各家改得乱七八糟,最后用户体验没上去,还浪费了不少研发精力,这教训难道忘了? 充电标准统一的事儿,喊了五年也没个结果。特斯拉的超充桩只对自家车主开放,蔚来的换电站也只服务自己人,谁都不愿意先迈出共享的那一步。小米现在出来说要大家一起合作,可它自己又能拿出多少真金白银的核心技术来交换?做生意讲究的是等价交换,光靠喊口号,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 不过雷军有句话说得没错,再这么恶性竞争下去,整个行业都得吃亏。现在的车,配置堆得越来越高,价格也跟着涨到三四十万,普通消费者买不起,车企投入的研发成本收不回来,最后只能陷入赔钱赚吆喝的困境。 德国和日本的车企,几十年前就开始搞技术联盟,一起攻克难题、分摊成本,而中国车企还在互相打价格战,你降一万我降两万,最后把利润空间压得死死的。 这次喊话的时机选得也挺有意思。小米刚在汽车行业站稳脚跟,就急着出来定规矩。要是早半年说这些话,那时候小米还没拿出像样的成绩,台下的同行们估计都懒得搭理,甚至可能当场反驳。 现在趁着行业整体不景气,大家都有点力不从心的时候出来说要合作,既赚了个顾全大局的名声,又能看看其他车企的反应,不得不说这步棋走得挺精明。 说到底,行业里的每个人都知道恶性竞争不对,都明白合作能共赢,但真要让谁先放弃自己的利益,又没几个人愿意。 毕竟在商场上,谁都怕自己先迈出一步,最后却成了被别人利用的垫脚石。那么,到底该由谁来打破这个僵局,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大家真正放下戒备,实现真正的合作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