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个大谱!”10月14日,贵州,一女司机下车张开双臂用身体丈量车辆与停车位的宽度,遭到旁边路人大哥嘲笑,谁知下一秒大哥傻了眼,车辆竟然自己停了进去!网友:她宁愿相信自己的胳膊,也不愿相信智驾![紫薇别走] 对于许多新手,甚至是一些老司机而言,停车入库,尤其是在空间有限的停车场,始终是个挑战,传统泊车不仅考验对距离的判断,还要求熟练的方向盘和油门配合。 当前的自动泊车系统已经相当智能,它们通过遍布车身的传感器、雷达和摄像头来感知周围环境,能够识别多种类型的车位包括垂直车位、侧方车位以及斜列式车位。 有的车主在车辆停好后发现主驾车门被墙挡住,这时就可以直接下车,通过手机APP遥控车辆泊入窄位,免去了从副驾爬出来的尴尬,还有的系统支持在地下车库等场景下实现“无人托管”式泊车,车辆可以自主巡航并停入指定或记忆的车位。 自动泊车也并非万能,它的性能会受到环境因素影响,比如在雨雪天气下,传感器的探测能力可能会打折扣;光线过暗或过强,也可能干扰摄像头的判断,面对一些非标准车位或者突然出现的障碍物时,系统可能还是会需要驾驶员介入接管。 不同品牌、不同价位车型所搭载的自动泊车系统,其灵敏度和成功率也存在差异,在使用这些辅助功能时,驾驶员仍需保持注意力,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自动泊车技术的意义在于它切实地降低了停车的操作门槛,尤其为新手司机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缓解了他们的停车焦虑,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刮蹭风险,提升泊车安全性。 网友热评: “视频里女司机下车测量,可能是为了确认车位空间是否满足自动泊车系统启动的最低条件,挺谨慎的。” “科技是好,但真不能完全撒手,像贵阳杨先生那样,以为手机遥控万无一失,结果车撞柱子上了,这说明系统对某些障碍物的识别还有提升空间。” “自动泊车技术毕竟还在发展,像小米那次撞墙,官方也承认是系统问题并承诺优化算法,新技术需要时间完善,消费者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太理解了!我科目二倒库考了三次,现在看到窄车位就发怵,要是我的车有这功能,我可能比她量得更仔细!” “这下好了,以后停车多了个‘前戏’先下车指挥车子停,感觉像在施法。” “有时候不光是技术问题,像重庆那个小区,有居民看到无人驾驶的汽车在泊车就感到害怕并投诉,推广新技术,还得考虑周围人的感受和接受度。” 如果你买车,会把“自动泊车”功能作为必选项吗?为什么?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理由。 信息来源:观象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