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缺德了!”10月14日,福建泉州,一女子和朋友叫了辆网约车,不料上车后司机就嫌钱少给乘客甩脸子,还表示“不坐你就下去”,最终女子不堪其扰,还是和朋友下了车,网友:把怨气都撒乘客身上确实不应该![紫薇别走] 一口价订单已成为网约车平台抢占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这种模式指乘客设定目的地后,平台根据预估里程、时长和实时路况给出固定价格,无论堵车或改路,乘客均按此价格付费。 这种模式价格便宜且预期可控;但对司机来说,却可能意味着“接单增多而收入未增”,有司机透露,“一口价”订单比正常单价低,而且不计算跑单时长费。 全国多地已开始采取措施,陕西西安、江西鹰潭、河南开封、广东清远等地相继出台政策,全面暂停网约车“一口价”等低价营销行为,严禁任何形式的价格欺诈和恶意压价。 早期的“一口价”是为了解决部分司机绕路、乱收费等问题,但如今已变质为低价竞争的手段,甚至成为主要竞争方式,在叫停“一口价”的同时,各地也在探索建立更健康的行业机制。 当乘客遭遇服务纠纷时,可通过多种渠道维权,除了向平台客服投诉,还可拨打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关键是保留行车记录、支付凭证等证据。 网友热评: “又不是乘客自己定的价,司机接单的时候难道看不到多少钱吗?觉得不划算可以不接啊,把火撒在乘客身上真是没道理。” “我也遇到过,打完特惠车,司机一路黑着脸,车里闷热也不开空调,体验极差,价格便宜不代表活该受气吧?” “说白了就是‘一口价’、‘特惠单’这些订单价格压得太低,司机跑一单可能油钱都赚不回,心里肯定有火。” “平台抽成高,低价单到司机手里就没多少了,司机也是人,也要养家,长期亏本接单,换谁都有情绪。” “平台不能光知道抽成,把矛盾转嫁给司机和乘客啊!既想用低价吸引用户,又不想让司机收入太难看,最后司乘两头受气,平台倒没事儿人一样。” “司机确实应该遵守职业规范,接了单就好好服务,但乘客也希望能多一分理解,如果订单确实让司机很为难,好好沟通也许比直接甩脸子效果更好。” 如果你遇到这种司机明确表示嫌弃订单价格太低的情况,你会怎么处理?是选择理解并主动取消,还是坚持乘坐并事后投诉?或者你觉得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从根源上减少这类矛盾?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经历! 信息来源:大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