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开国少将钟贤文回忆:金门之战的几个问题》40多年前的金门战斗,结局很惨痛,教训

《开国少将钟贤文回忆:金门之战的几个问题》

40多年前的金门战斗,结局很惨痛,教训很深刻,使我终生难忘。当时,我任第28军第82师师长。这里我想着重谈组织指挥的4个问题。

关于作战方案问题

金门岛正北方,从西向东有大嶝、小嶝和角屿3个岛,是由大陆进攻金门必经的跳板。1949年10月10日和11日,兄弟部队先后解放了大小嶝岛,随即交我师接管。我到小嶝岛蹲了两天,隔海对角屿和金门官沃地段进行观察,发现敌人在角屿派有一个连,白天从金门乘船来,夜晚又撤回金门,不敢在岛上过夜。摸准了这个情况,我们就派第245团一部夜间偷渡,于15日解放了角屿。

从角屿到金门岛东北角官沃以北,海路约1300米,退潮时人可涉渡1000米,仅中间300米必须乘船。我带着第244团团长邢永生、第245团团长柴裕兴和第246团团长孙云秀,隔海对金门东北角进行观察。从这一地段的地势和水情的实际出发,我提了一个攻打金门的作战方案。

我设想把金门岛的东北角即官沃到后山一线,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在海水退潮时,我先头部队从小嶝和角屿出发,带上电缆和绳索,从海中间拉过去,然后拖着木船和后续部队继续强渡,登陆后首先占领官沃。兄弟部队进攻大嶝岛时,

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在主攻官沃的同时,派另一支部队乘船在金门岛北岸中部登陆,控制金门县城到官沃的公路,阻止敌向官沃增援。

我们可以派炮兵上角屿设置阵地,用炮火封锁海路,掩护我登陆部队。同时,还可以派一支小分队带一些炮手,在金门后山西北部登陆,夺取官沃和后山之间的敌机关炮阵地,使之为我所用。我把这个想法同军炮团的领导同志商量过,他们认为是可行的。

我这个方案的特点是避开敌人严密布防的金门西北部.夺取金门东北部山地,控制北太武山,以发挥我军善于山地作战之所长,并便于我后续部队增援,稳扎稳打,逐步向西南发展,最后夺取金门全岛。

但副军长萧锋同志不赞成这个方案。他同兵团领导一样,要求速战速决,坚持从敌人重兵把守的琼林到古宁头一线海滩登陆,要像解放厦门那样,一鼓作气地拿下金门县城。我提出的方案,被领导否定了,我只有按上级命令行事。

事后看,由于敌人大量增兵,敌我兵力过分悬殊,按照我的方案打金门也不会取胜,而且在东北部登陆比在西北部登陆困难也多些,但登陆后肯定可以多坚持一些时间,不会像在西北部登陆后失利那么快。金门作战过程中,敌人指挥部不断询问官沃方向的情况,担心我军进攻东北部。如果那时我军有一支部队攻击官沃,那就会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和兵力,使他们付出更大的代价。而我军只在一个方向进攻,就使敌人能够集中机动兵力同我军作战,迅速陷我军于不利之地。

关于发起攻击问题

大嶝岛解放后,我们师部机关就驻到大嶝岛北部的田凭,师指挥所驻岛南岸的双沪。第244团大部和第245团驻在莲河附近,靠近军部;第244团2营和第246团也上了大嶝岛。大家都积极准备攻击金门。各单位收集到的船只,为了保密,都停在大嶝岛北岸,即大嶝岛和莲河之间的海湾内.

那时,上级说金门守敌只有敌第22兵团万把人,都是残兵败卒,士气低落,战斗力很低;但不久就传来岛上有青年军和胡琏兵团的消息。我师司令部通信科长吕会英,一天到晚侦听敌台消息,了解敌情变化.他听到金门敌人高兴地讲:来了几船活的,来了几船死的,等等。经分析,活的指军队,死的指军火。我们把这些情况都向上级报告了,但没有引起上级的重视。到10月22日以后,连兵团也通报说胡琏兵团船队已到达金门海域,敌情已发生变化,但上级攻击金门的决心仍然不变。我给萧锋副军长打电话,问是否暂缓发动攻击?萧副军长回答说:现在情况不同了,胡琏兵团今非昔比,不堪一击,不必要过多的顾虑我感觉他言外之意,我提这个问题是害怕敌人。这样我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24日傍晚,我师第一梯队第244团在莲河开始登船,第246团1个营也登船待发。这时,上级又传来胡琏兵团部分兵力已在金门登陆的消息。第244团团长邢永生从莲河给师指挥所打电话说:“再见吧I我们可能再见不着啦1你再见不到我,我也见不到你啦!我们回不来了。”邢永生同志一贯作战勇敢,接受战斗任务毫不含糊。但这次他对战斗缺乏信心,而且作了牺牲自己的准备,看来这一仗不好打,没有取胜的把握。我们师党委常委即开会研究,是不是向上级建议暂缓攻金,部队撤回?参加研究的就是我和政委王若杰和副政委龙飞虎3个人。我们3个一致认为,敌人援兵已到,情况已起变化,对我不利。王政委想给军指挥所打电话,但考虑到过去提了意见不被接受,他这个电话也就没有打.从当时情况看,即使我们打了电话,上级也不会同意。金门之战就这样无可挽回地发起了。

关于统一指挥问题

军指挥所到闽南,把第83师与第84师师部和两个团都留在后头,只带着我们第82师一个完整的师为攻金门作准备。攻击金门必然以我师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是我们责无旁贷、当仁不让的.师指挥所要过海指挥作战.我们师指挥员早有思想准备,打平潭岛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开始,我只知道第84师第251团有配合我师攻金的任务,但军指挥所于10月18日下达命令,要求我师除指挥本师和第251团外,还要指挥第29军第85师和第87师的各一个团,我是没有思想准备的。而且军指挥所这个命令,仿佛是一纸空文,从战前准备到发起攻击,一切组织指挥工作,都是萧锋副军长直接在抓.他召开作战会议,都是召开到团,把师的领导和第251团、第253团和第259团的同志都找去,把工作一直布置到团。他根本没有安排我师指挥所同兄弟部队进行接触的时间。兄弟部队各团领导都没有找过我,我也没有到兄弟部队各团去过。我同这些团的领导同志毫无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师怎样实现对兄弟部队各团的指挥?特别是后来兵团和军指挥所规定,由我师第244团和兄弟部队第251团、第253团担任第一梯队,由两个军3个师的3个团组成第一梯队,似乎根本没有考虑是否便于我师统一指挥,更使我们感到难以理解卫军指挥所说是叫我师统一指挥,但没有明确分工,仍然包揽一切,这就使我们很难实行所谓“统一指挥”。这是一个教训。但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做了过海进行指挥的准备。那时上级并没有明确要求我们师指挥所随第一梯队过海,但我们考虑到第一梯队有我们第244团和第246团1个营,在第一梯队中人数最多,我们都准备随第一梯队过海。师指挥所控制了两条船和一只载炮的船,一些参谋同志还上了船,不料第244团邢永生团长因为船不够,向我们要船,硬是把师部参谋人员劝下船,让他的部队坐上船开走了,把载有美国化学迫击炮的船也要走了。因为手头无船,师的领导就没有随第一梯队过海。

当时,我们还没有把这个问题看得多么重。因为那时设想,第一梯队的船很快就会返回大瞪,不出四五个小时,不等天亮,我们师指挥所就能随第二梯队登上金门.谁也没想到,船到对岸后,因海水退潮全部搁浅,又遭到敌人炮火轰击,一只船也没开回来。我们随第二梯队过海的打算成了泡影,也就谈不上对登陆部队实行统一指挥了。这时我们后悔不该把船叫邢永生开走,也没有补救办法了。

没有随第一梯队过海,这是我们的责任

关于增援问题

到25日天亮后,情况已十分清楚,我登陆部队在金门岛上遭到敌人强大兵力的反击,形势极为不利。第244团在海上就受到敌人炮击,伤亡较大,部队被迫分散登陆,各自为战我在大咀岛双沪观察对岸战况,看到我军几次向敌人冲击,也看到敌坦克压缩我军滩头阵地,还看到敌军舰向我部队射击。这时也清楚地知道了,在岛上向我军反击的,主要是敌胡琏兵团。我第244团到中午就同师指挥所失去了联络。我记得有一位从师部派到该团的机要员给我发话说:“永别了,首长!”我当时心中痛苦万分,也懊悔万分,悔不该没有坚持自己暂缓发动攻击的想法,悔不该没有大胆不执行上级关于抢时间解放金门的决定。

登陆金门的第一梯队情况越来越危急。我后方炮兵团弹药不足,射程又近,无力支援登陆部队,听说厦门有岸防炮,可以打到金门,但据说炮口没有转过来,也没有办法支援金门我军。

25日中午,军指挥所根据兵团的指示,要派部队增援金门,但军部没有船,兵团也没有多少船派来。我认为用少量船只运少量部队过去,有去无回,除增加损失外毫无意义。我在电话中明确向萧副军长表示不赞成增援,但萧锋同志根据兵团指示还要派第246团孙云秀团长带一个营过去。孙云秀有肺病,体质较差,但他毫不犹豫地带队过海,登陆后英勇战斗,直到壮烈牺牲。他的增援,没有改变我岛上部队的不利局面。金门作战于27日以我军的惨重失利而告结束.

金门失利的主要教训是轻敌急躁,敌情变了我们不变,把部队送到虎口里去了。

军事历史全触达军史回眸军史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