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军部没批准,师长却擅自下令出击,竟然打出了名垂军史的经典案例,1949年的“太原

军部没批准,师长却擅自下令出击,竟然打出了名垂军史的经典案例,1949年的“太原战役”中,199师师长李水清接到的命令只是围困卧虎山,可他却在军部明确拒绝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下令进攻。[紫薇别走] 只围不攻,这座山堡林立,碉堡群密布,阎锡山在此经营多年,布下重兵五千,由国民党第19军军长曹国忠亲自坐镇,对于正集中力量攻打太原城的解放军来说,强攻卧虎山可能带来巨大伤亡,因此总部决定先攻城、后攻山。   一支小分队不仅悄无声息地端掉了敌军前沿碉堡,更带回一名被俘的守军师长,消息传到指挥所,李水清立刻意识到敌指挥链出现断裂,军心动摇就在此刻。   他迅速向军部汇报战机,建议立即进攻,但军部的回复简短而坚决:按原计划执行,不得擅自行动,军令如山。   李水清站在指挥所前,耳边是远处的炮火声,心中是天人交战,服从命令,可能错失良机;违令出击,则要承担全部责任,他做出了那个改变战局的决定:打!   199师如利剑出鞘,从侦察分队打开的缺口直插敌阵,将碉堡群分割包围,敌军在混乱中节节败退,连有效的抵抗都难以组织。   战况最激烈时,兵团司令员杨成武的电话直接接到了前沿,他没有质问违令之事,而是直接问道:“需要多久能拿下?”李水清的回答掷地有声:“明天上午保证拿下卧虎山!”   在199师和前来支援的200师猛攻下,卧虎山守军全线崩溃,连军长曹国忠也成了阶下囚,整场战斗仅用了十个小时,以极小代价攻克了这座“攻不破的阵地”。   太原战役总前委专门通令表彰,称此战是“主动、积极、机动、灵活,抓紧战机不失机宜之范例”,而杨成武将军在后来的总结中,道出了这场胜利背后的真谛:“积极的临机处置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需要过人的胆略和魄力,以及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   网友热评: “结果证明了一切,用最小的代价换来了最大的胜利,这种‘违规’值得!”  “佩服他的胆识,但这个案例难以复制,现代管理更强调纪律和协同,不能鼓励下属随意‘创新’突破指令。”  “这不就像我们公司,有个好机会稍纵即逝,但层层汇报等审批,等流程走完黄花菜都凉了!”  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按规定需要上级批准而审批时间可能会让你错过机会,你会选择像李水清那样“先斩后奏”,还是严格遵守流程? 快来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和理由吧!   信源: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