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全国首个网络游戏领域商业秘密保护标准发布,为破解商业秘密“取证难、维权慢”问题提供上海方案

摘要:全国首个网络游戏领域商业秘密标准发布。

10月14日,《网络游戏企业商业秘密管理规范》正式发布实施,作为全国首份网络游戏领域商业秘密管理规范的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该文件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的支持和指导下,由徐汇区市场监管局联合上海市标准化协会、徐汇区游戏企业版权保护联盟共同起草,标志着徐汇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为徐汇区打造国家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首次系统界定

商业秘密的特殊范畴

长期以来,商业秘密保护存在“通用规范性多、行业适配性弱”的困境。而当未公开的角色泄露,当核心玩法设计被提前曝光,网络游戏企业又难以守护自身的“创新命脉”。

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执法大队在进行网络游戏企业商业秘密管理规范案例分享时,披露了“董某侵犯商业秘密案”。当事人董某为江苏某校的在校学生,其利用境外非法用户提供的OSS链接,借助服务器漏洞,查阅下载某知名游戏企业未公开发布的游戏文件。文件为“2022年下半年游戏美术类工作述职作品集”,包含游戏人物形象、环境场景等经营性信息。获取涉密内容包括游戏人物形象设计、游戏环境场景图纸、游戏场景交互设计方案、游戏玩法概念图等。董某非法获利1513.5元。

上述案件中,当事人董某的行为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第(一)项“以电子侵入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之规定,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对董某作出没收违法并予以罚款的行政处罚。

网络游戏企业商业秘密管理规范案例分享。劳动报记者陆燕婷摄影

徐汇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游戏“剧透”是近年游戏行业顽疾,严重打击创作者热情,影响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网络游戏企业商业秘密管理规范》,作为全国首个针对网络游戏行业的标准,精准聚焦网络游戏行业特性,首次系统界定了网络游戏企业商业秘密的特殊范畴,将经营信息细化至未公开角色名称、技能特效、动态动画等研发内容,技术信息则涵盖游戏开发技术、核心设计文档、源代码和版本控制资料等,并建立密级划分与动态调整机制,通过标准化手段为网络游戏企业提供一套制度化、全周期的商业秘密保护实施方案,也为数字文创领域提供了可借鉴的标准化样本。

“标准充分考虑了游戏领域技术和经营信息可能涉及的保护内容,解决了行业中长期存在的商业秘密属性认定难的痛点,使得我们游戏企业能够从被动维权迈向主动完善企业内部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守住核心竞争优势。”某游戏企业负责人表示。

从“被动维权”

转向“主动防护”

近年来,徐汇区游戏产业蓬勃发展,聚集了米哈游、鹰角、莉莉丝等国内外知名的游戏企业,精品游戏迭出,游戏人才精英集聚。与此同时,网络游戏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需求也日趋增长。今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徐汇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徐汇区法院、徐汇区检察院、徐汇公安分局等部门发布了全国首份面向网络游戏行业的商业秘密保护指引,在细化游戏行业商业秘密的范围、破解游戏行业商业秘密定损难题等方面提供了初步解决方案。

此次发布的《网络游戏企业商业秘密管理规范》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成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为网络游戏行业筑牢标准根基,推动企业从“被动维权”转向“主动防护”。

《网络游戏企业商业秘密管理规范》将行政监管要求与企业内部管理深度融合,明确市场监管部门在侵权查处中的衔接流程,推动“企业主责、监管引导、司法保障”的协同治理,为破解商业秘密“取证难、维权慢”问题提供了上海方案。

“此次标准的制定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引领,从前期调研到条款起草,再到后期论证,企业全过程参与,是政企协同推进标准落地的创新典范,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企业提需求、政府搭平台、专业做支撑’的标准化工作新模式。”参与到此次标准制定过程的某企业负责人如是说,这种深度协同模式让标准更贴合行业实际,大幅降低了企业落地难度,让抽象的“保密要求”真正转化为可执行、可落地的操作指南。

头图:全国首个网络游戏领域商业秘密保护标准发布。劳动报记者陆燕婷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