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心脏跳动,如同一位沉稳的节拍器,规律而有力。但当您突然感到心脏“咯噔”一下漏跳一拍,或是毫无缘由地一阵狂跳、心慌不止,甚至伴有头晕胸闷时,这很可能就是心脏的电路系统——“心律”出现了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律失常。
一、心脏的“电路系统”:精密的指挥中心
要理解心律失常,我们首先要了解心脏是如何跳动的。心脏拥有一个独立的“电路指挥中心”——窦房结,它位于右心房,是最高司令部,规律地发出电脉冲。电脉冲随后通过一条名为“房室结”的干线及其分支(浦肯野纤维)传遍整个心脏,指挥心肌协调收缩,完成一次泵血。
心律失常,就是这个精密的电路系统出了故障。可能是司令部(窦房结)指令发放得过快、过慢或不规则;也可能是传导通路中途发生了“短路”(异常放电)或“堵车”(传导阻滞)。
二、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识别心脏的“异常信号”
心律失常种类繁多,轻重不一,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1.心跳过速型——心脏“飙车”
指心率安静时超过100次/分。
·房颤:最常见且危险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不再规律收缩,而是“胡乱颤抖”,导致心率快且绝对不齐。它最大的风险是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脱落后可能引发脑卒中(中风)。
·室上性心动过速:突然发生、突然停止,心率可达150-250次/分,感觉心脏要“跳出来”,但通常结构性心脏病人群中危险性相对较低。
·室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心室的快速心律失常,非常危险,可迅速恶化为心室颤动,导致猝死。
2.心跳过缓型——心脏“怠速”
指心率低于60次/分。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司令部(窦房结)功能衰退,发不出足够指令,导致心率过慢,可能伴有头晕、乏力、黑蒙甚至晕厥。
·房室传导阻滞:传导通路“堵车”,从心房到心室的指令传递缓慢或完全中断,导致心室跳动过慢。
3.心跳不规则型——节奏“紊乱”
·早搏:感觉心脏“偷停”或“咯噔”一下。这是由于心脏某个部位提前发出了一次指令,打乱了正常节律。偶尔发生多为良性,但频发或成对出现则需警惕。
·房颤的心跳也是绝对不规则的,毫无规律可言。
三、危险信号:何时必须立即就医?
并非所有心慌都需要紧张,但出现以下“红色警报”,必须立即就医:
·心悸伴随胸痛、呼吸困难。
·头晕、眼前发黑,或短暂意识丧失(晕厥)。
·心跳极快(>150次/分)或极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