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50年,台湾一名女地下党在宿舍被捕,临走前祈求,让她拿件衣服,敌人轻蔑的答应

1950年,台湾一名女地下党在宿舍被捕,临走前祈求,让她拿件衣服,敌人轻蔑的答应,随后,她在阳台取下一件旗袍,谁料她这个举动,让敌人追悔莫及。[紫薇别走] 萧明华走向阳台,将晾衣杆上挂着的旗袍取了下来,这个看似寻常的动作,实际上是在发出最后的警告信号按照约定,晾衣杆上没有衣物,就意味着危险已至。 那年她28岁,距离牺牲还有9个月,而她真正的身份,家人要在几十年后才会知晓,萧明华1922年出生在浙江嘉兴的书香世家,家里人都叫她“华宝”她先后在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和北平师范大学读书。 《黄河》月刊主编谢冰莹读过她的散文和小说后,专门撰文称她是“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两名美军士兵在北平强暴了一名中国女学生,最后只是被遣返回国。 萧明华参加了抗议游行,她开始意识到,在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里,文字的力量太过微弱,要真正改变同胞的命运,需要更彻底的变革。 她结识了北师大教授朱芳春,这位温和的学者其实是中共地下党员,在他的引导下,萧明华读了《新民主主义论》等书籍,思想逐渐发生转变。 1947年组织找到她,询问是否愿意从事情报工作,这意味着要放弃文学前途,随时面临生命危险,萧明华的回答很简单:早已做好准备,愿为革命事业奉献。 萧明华接受了老师台静农的邀请,前往台湾师范学院任教,这个看似普通的教职,为她开展地下工作提供了完美的身份掩护,在台湾,她与朱芳春假扮夫妻,两人在窗台设置了暗号系统:晾衣杆上挂着衣服表示安全,没有衣服则说明有危险,不宜前来。 他们组建了“台湾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吸收进步青年,收集军事情报,情报内容被用特殊药水写在看似普通的家书里,寄往大陆。 从1949年到1950年,他们成功传递了六批重要军事情报,这些情报包括台湾驻军部署、防御工事位置、舰艇动向等关键信息,为解放军攻打海南岛和舟山群岛的战役提供了重要参考。 1950年危险终于降临,萧明华被捕前取下旗袍的那个动作,让其他同志及时转移,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在狱中的近10个月里,她没有暴露任何组织信息,萧明华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被执行枪决。 她牺牲时,大陆的家人不知道“华宝”在做什么,他们只知道女儿在台湾教书,音讯逐渐断了,相关档案解密,家人才知道她是党的情报人员,萧明华的遗骨从台湾迁回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上只有三个字:“归来兮”,这是她的战友朱芳春题写的,从牺牲到归来,等了整整32年。 网友评论精选: “看完泪目了!28岁的生命,本该是作家、是老师,却为了民族大义走进黑暗,窗台那件旗袍的暗号,比现在任何谍战片都震撼!”  “‘归来兮’三个字太戳心了!等待32年,战友终于盼到她魂归故里,那个年代的人,信仰真的可以超越生死。”  “其实很多人没注意到,萧明华的情报直接帮解放军解放了沿海岛屿,隐蔽战线的贡献从来不是‘虚’的,而是实打实拯救了无数生命!”  “说实话,如果我处在她的位置,可能真没勇气放弃文坛前程,但现在每次抱怨内卷时,就会想起她人家拼的是命,我们拼的只是生活。”  “在台湾的教科书里,这段历史几乎被抹去,感谢这样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海峡对岸也曾有人为这片土地燃烧过青春。”  “她失去的是个人的安稳,换来的却是千万人的黎明,那句“不要带我的遗骨回家乡”,藏着对台湾土地最深的眷恋即使牺牲,也要守望这片她奋斗过的土地。”  如果你有机会对萧明华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是“谢谢”,是“值得吗”,还是告诉她“现在的中国什么样”?来评论区聊聊吧!   信源: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