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警告,美国向乌克兰供应“战斧”巡航导弹“可能让所有人遭殃,尤其是特朗普本人。 梅德韦杰夫这话听着是警告美国别送“战斧”导弹,实际上每一个字都精准敲在特朗普和西方阵营的要害上,藏着对美国政治软肋、北约内部矛盾和全球能源格局的三重算计,根本不是简单的军事威胁。 特朗普这人的算盘向来打得精,之前一边喊着美国被乌克兰“剥削”,叫停了10亿美元的对乌军事援助,说要让欧洲盟友接盘武器供应,自己只卖武器赚差价,一边又突然放话可能供乌“战斧”,想显得自己能掌控局势。 梅德韦杰夫恰恰抓住了这种矛盾,直接点出“尤其特朗普本人”要遭殃,就是戳破他的伪装。“战斧”这导弹射程超过2000公里,能直接打到莫斯科,更要命的是它的核弹头版本和常规版本在天上飞的时候根本分不清。 梅德韦杰夫特意反问“俄罗斯该如何应对”,潜台词就是一旦有导弹飞来,俄罗斯没法判断是不是核弹,万一误判反击,责任就得算在拍板送导弹的特朗普头上。 特朗普一直想快速推动停火给自己挣政绩,可要是真因“战斧”引发更大冲突,他之前暂停援助、逼乌克兰谈判的算盘就全落空了,甚至可能连累自己的政治前途。 更别提他团队内部本来就吵得厉害,副总统万斯一直主张从乌克兰彻底抽身,梅德韦杰夫这话等于是在给特朗普的内部对手递刀子,让他的对乌政策更难推行。 北约内部的矛盾,这更是梅德韦杰夫瞄准的突破口。美国嘴上说要送“战斧”,实际打的是让欧洲出钱的主意,想让北约国家买了导弹再交给乌克兰,自己既赚军售钱又把风险甩给欧洲。 可欧洲早就被这场冲突拖得够呛,经济疲软不说,远程武器库存都快空了,老百姓对没完没了的援助早就怨声载道。 更关键的是欧洲离俄罗斯近,真把“战斧”送到乌克兰,万一泽连斯基用来打莫斯科,俄罗斯的报复肯定先落到欧洲头上,这是他们最怕的。 而且北约内部本就不是一条心,斯洛伐克还在通过“土耳其溪”管道买俄罗斯天然气,签的协议直到2034年才到期,匈牙利更是和俄罗斯签了到2036年的供气合同,每年要拿45亿立方米天然气,之前一直反对欧盟对俄制裁。 梅德韦杰夫这话一放,等于提醒那些犹豫的欧洲国家:跟着美国送导弹,倒霉的是你们自己,这一下就把美国和欧洲的矛盾摆到了明面上,让北约更难拧成一股绳。 之前援乌的导弹都把射程限制在300公里以内,就是欧洲怕局势失控的证明,现在要送2000公里的“战斧”,欧洲肯定更抵触,北约内部的裂痕只会越来越大。 最后是全球能源格局的算计,这才是俄罗斯手里的硬牌。虽然欧盟说要摆脱对俄能源依赖,把俄气进口占比从45%降到了12%,还计划2028年前全断了长期合约,但实际根本没那么容易。 斯洛伐克、匈牙利这些国家离了俄气成本就得飙升,就算匈牙利找了法国和土库曼斯坦当新供应源,短期内也补不上俄气的缺口。 梅德韦杰夫警告“所有人遭殃”,潜台词就是一旦“战斧”激化矛盾,俄罗斯有的是办法反制,断天然气就是最直接的一招。 欧洲要是没了俄气,冬天取暖都成问题,能源价格肯定疯涨,老百姓的不满会变成对政府的压力,到时候那些欧洲国家别说援助乌克兰,能不能稳住国内局势都难说。 而俄罗斯早就把欧洲流失的市场用印度这些国家补上了,能源出口根本不愁,反而能借着欧洲的能源危机巩固自己的定价权。这等于是告诉欧洲:跟着美国硬扛,你们的能源命脉还捏在我手里,想清楚代价。 所以梅德韦杰夫这话根本不是随口吓唬人,表面说的是“战斧”导弹的风险,实则是拿着放大镜照特朗普的政治私心,戳北约的内部矛盾,再用能源格局掐住欧洲的脖子。 既逼特朗普掂量送导弹的政治代价,又让北约内部互相猜忌,还提醒欧洲别拿能源安全赌前程,这三重算计环环相扣,比单纯说“敢送就反击”管用多了。 信息来源:梅德韦杰夫:向乌供应“战斧”将让所有人遭殃 尤其是特朗普 环球时报2025-10-13 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