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民间故事:瘸腿木匠的 “替嫁” 新娘

北河村的老槐树底下,总坐着个左腿微跛的年轻人,叫林满仓。他爹娘走得早,靠着一手木匠活在村里立足,刨子推得平,墨线弹得直,

北河村的老槐树底下,总坐着个左腿微跛的年轻人,叫林满仓。他爹娘走得早,靠着一手木匠活在村里立足,刨子推得平,墨线弹得直,打的桌椅能传三代,可就因为那条腿,二十五了还没说上媳妇。

村东头的王媒婆,嘴甜手也巧,谁家有红白事都少不了她。这天她揣着块桂花糕,一扭一扭地进了林满仓的木工房,刚进门就咋呼:“满仓啊,给你寻着好亲事了!南坡村的赵二丫,人长得俊,手也巧,绣的鸳鸯能飞似的,就是家里穷,想找个踏实人过日子。”

林满仓手里的刨子顿了顿,木花卷着落在地上。他不是不心动,可低头瞅了瞅自己的腿,又把头低了下去:“王婶,您别逗我了,人家姑娘家,哪能愿意跟我这瘸腿的。”

“你这孩子!” 王媒婆把桂花糕往他手里塞,“我都跟人家说了,你人老实,手艺好,将来准能让她过上好日子。就是人家爹娘想亲眼瞧瞧你,你可得支棱起来,别让人看轻了!”

林满仓捏着那块甜丝丝的桂花糕,心里像揣了只兔子。他连夜把自己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浆洗了,又找村里的剃头匠理了发,第二天一早就跟着王媒婆往南坡村去。

赵二丫家在村尾,土墙围着个小院,院里种着棵石榴树,正是开花的时候,红得像火。二丫的爹娘站在门口迎,见了林满仓,先是瞅了瞅他的腿,眼神里闪过点犹豫,可再看他手里提着的两斤红糖、一包点心,又露出了笑。

没一会儿,里屋走出个姑娘,穿着浅绿的布衫,梳着两条长辫子,辫梢系着粉布条。她就是赵二丫,见了林满仓,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低着头把刚沏好的茶递过来,手指纤细,指甲盖透着粉。

林满仓接过茶,手都有点抖,刚想说句啥,二丫的娘先开了口:“满仓啊,俺家二丫是个老实孩子,你要是真心对她好,俺们就放心把她交给你。就是有个事儿,俺们想让你俩先处处,过两个月再定日子,你看行不?”

林满仓忙点头:“行,咋不行,都听您的。”

往后的日子,林满仓只要不忙,就往南坡村跑。有时帮二丫家修修鸡窝,有时给二丫带块城里买的花布,二丫也总给他缝个布袜,或是煮个鸡蛋。两人坐在石榴树下,说着庄稼的收成,聊着将来的日子,林满仓觉得,这辈子的甜,好像都要在这时候尝遍了。

眼瞅着两个月快到了,王媒婆突然慌慌张张地找到林满仓:“满仓,不好了!二丫她哥赵大牛,昨天去镇上赶集,跟人打架把人打伤了,人家要赔五十两银子,不然就送官!二丫家哪有那么多钱,她娘都快哭晕了!”

林满仓一听就急了:“那咋办?五十两可不是小数目,我这攒的钱,也就够个彩礼,还差得远呢!”

“我倒有个主意,” 王媒婆凑过来,声音压得低,“镇上的张老爷,今年五十多了,老伴走了,想找个年轻媳妇,愿意出一百两彩礼。他昨天托我寻姑娘,我想着,二丫要是先嫁过去,拿了彩礼把她哥救出来,等以后……”

“不行!” 林满仓一下子打断她,“二丫要是嫁去张家,那不是跳进火坑了?张老爷出了名的刻薄,前两年娶的姨太,没半年就被折磨得跑了!”

“可除此之外,还有啥办法?” 王媒婆叹着气,“二丫她娘说了,要是凑不够钱,就只能让二丫去张家。满仓,我知道你心疼二丫,可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啊!”

林满仓蹲在地上,双手抓着头发,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他想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他揣着自己所有的积蓄,又找村里的乡亲借了些,凑了三十两,往二丫家去。

到了二丫家,院里静悄悄的,二丫的娘坐在门槛上抹眼泪,二丫站在一旁,眼睛红肿,辫子也散了。林满仓把钱递过去:“婶,这是我凑的三十两,您先拿着,剩下的我再想办法,千万别让二丫嫁去张家。”

二丫的娘接过钱,眼泪掉得更凶了:“满仓啊,俺知道你是好人,可剩下的二十两,去哪凑啊?人家说了,今天要是凑不够,就把大牛带走了!”

就在这时,二丫突然开口了:“满仓哥,俺不嫁去张家,俺有个办法。” 她抬起头,眼里闪着光,“俺听说,张老爷从来没见过俺,王婶也没跟他说俺长啥样。俺村里有个远房表姐,叫刘春桃,她家里也穷,想找个出路。俺跟表姐商量好了,让她替俺去张家,拿了彩礼救俺哥,等过些日子,表姐再找机会跑出来。”

林满仓一听就急了:“这不行,春桃要是被张老爷发现了,肯定没好果子吃!”

“俺们都想好了,” 二丫咬着唇,“春桃说,她不怕,只要能救俺哥,她愿意试试。满仓哥,俺知道这事儿委屈你,可俺向你保证,等俺哥没事了,俺就跟你成亲,这辈子都跟你好好过。”

林满仓看着二丫通红的眼睛,心里又酸又疼。他知道,这是眼下唯一的办法,只能点头答应了。

第二天,王媒婆就领着 “赵二丫”—— 也就是刘春桃,去了张家。张老爷眯着眼睛瞅了瞅春桃,见她长得周正,也没多问,当场就把一百两彩礼给了二丫家。二丫家拿着钱,赶紧把赵大牛救了出来。

本以为这事儿能瞒一阵子,可没到三天,张家就闹开了。原来春桃性子烈,张老爷想碰她,她死活不肯,还把张老爷的脸挠出了血。张老爷气坏了,仔细一问,才知道自己娶的不是赵二丫,而是替嫁的刘春桃。

张老爷立马带着人,气势汹汹地往二丫家去,一路上喊着要讨回彩礼,还要把二丫家的人送官。二丫家的人吓得不行,赵大牛刚出来,哪还敢再进去,急得直跺脚。

林满仓听说了,赶紧往二丫家跑。刚到门口,就见张老爷的人正揪着二丫的爹,要把他往车上拉。林满仓冲上去,一把推开那些人:“住手!彩礼是我让二丫家拿的,要找就找我,别为难老人孩子!”

张老爷眯着眼打量他:“你是谁?跟赵二丫啥关系?”

“我是她未婚夫林满仓,” 林满仓挺直了腰,“那彩礼,我会一分不少地还你,可你得给我点时间。我是个木匠,我可以给你干活抵债,你家要是有啥要修的、要打的,我都包了,直到还清五十两为止。”

“就你这瘸腿的样子,还想干活抵债?” 张老爷冷笑一声,“我看你就是想赖账!”

“我林满仓虽说腿瘸,可从不赖账!” 林满仓指着自己的木工房,“我打的家具,在这十里八乡都是有名的,你要是不信,可以去问村里的人。我给你立个字据,要是一年之内还不清五十两,我就把我的木工房抵给你!”

周围的乡亲们也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帮林满仓说话:“张老爷,满仓是个实在人,他说话算话!”“是啊,他的手艺好,给你干活抵债,你不吃亏!”

张老爷瞅着林满仓坚定的眼神,又听着乡亲们的话,心里琢磨了琢磨:自己家里确实有不少活儿要干,要是让林满仓来干,也省了雇人的钱,于是就点了头:“行,我就信你这一回,立个字据,一年为期!”

接下来的日子,林满仓几乎天天泡在张家。张家的老房子要修梁,他爬上去一钉就是一天;张老爷要给儿子打一套新家具,他加班加点,雕的花纹比城里的木匠还精致。有时二丫会来给她送些吃的,看着他汗流浃背的样子,心里又疼又暖,总想着多给他缝件衣服,多煮点好吃的。

刘春桃呢,在张家待了半个月,趁张老爷不注意,偷偷跑了出来。她没回南坡村,而是去了邻县的亲戚家,后来听说,她在那里找了个做小买卖的汉子,日子过得还算安稳。

林满仓干起活来不惜力,手艺又好,张家的活儿没到半年就全干完了。张老爷看着修得整整齐齐的房子,摸着光滑的家具,心里也有点佩服这个瘸腿木匠,他跟林满仓说:“剩下的钱,不用你还了,你这人实在,我信得过你。”

林满仓一听,赶紧道谢,他拿着张老爷给的工钱,先把借乡亲们的钱还了,剩下的,就想着跟二丫定日子。

可没等林满仓开口,二丫的娘又犯了愁:“满仓啊,俺知道你是个好人,可二丫她…… 她之前替嫁的事儿,要是传出去,村里人该咋说她啊?”

林满仓笑了:“婶,这有啥好说的?二丫是为了救她哥,才出此下策,她心善,俺就喜欢她这样的。俺们明天就去领证,办几桌酒席,请乡亲们来吃顿饭,让大家都知道,俺林满仓娶了个好媳妇。”

第二天,林满仓穿着新做的蓝布衫,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带着赵二丫去了镇上的民政局。红本本拿在手里,两人都笑得合不拢嘴。

办酒席那天,村里的人都来了。老槐树下摆着几张桌子,桌上有炖肉、有炒鸡蛋,还有林满仓特意让镇上饭馆做的鱼。王媒婆也来了,还带来了一块红布,说是给新人做褥子的。

赵二丫穿着红棉袄,坐在林满仓身边,脸上满是笑。林满仓举起酒杯,对乡亲们说:“俺林满仓这辈子,能娶到二丫,是俺的福气。以后俺俩好好过日子,好好干活,不辜负大家的惦记!”

乡亲们都鼓起掌来,有人喊着:“满仓,二丫,祝你们早生贵子!”

那天的酒,林满仓喝得有点多,可心里却亮堂得很。他看着身边的二丫,看着满院的乡亲,突然觉得,自己那条瘸腿,好像也没那么碍事了。

后来,林满仓在村里开了个木工铺,二丫就在铺子里帮忙,有时给客人缝个布包,有时给林满仓递个工具。两人的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却满是甜。村里有人问二丫:“当初那么难,你咋就认定满仓了?”

二丫笑着说:“他是个实在人,肯为我拼命,这样的人,我不跟他跟谁?”

林满仓听见了,也笑,他知道,这辈子,他没选错人,二丫也没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