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银行又出事了!”江苏,男子存了35万,取款时发现余额为0,查清单发现竟然是被银

“银行又出事了!”江苏,男子存了35万,取款时发现余额为0,查清单发现竟然是被银行划走了,用于偿还其作为连带保证人的债务,男子不服,直接将银行告了,结果胜诉了!法院:银行违法,判还超额部分并赔偿利息!   “钱放在银行,就真的安全吗?”康先生(化姓)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这个看似确定的问题打上了问号。   2024年,康先生在银行存的三十五万元巨款,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然而这不是遭遇电信诈骗,也不是被黑客盗取,而是被银行亲手划走的!   可怜身为储户的康先生对此竟毫不知情,这笔钱是他为儿子攒下的婚嫁金,可没想到却在定期存款到期日,眼睁睁看着账户余额变成了零。   对于这样的“强盗”行为,银行方面理直气壮地给出解释:康先生是另一笔贷款的担保人,既然贷款人还不上钱,担保人自然要承担责任。   这一番话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但仔细推敲就能发现漏洞百出。2013年,康先生确实帮别了做了贷款担保,结果到期后贷款人没还上钱,银行就把康先生和债务人一起起诉了。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银行拿到胜诉判决后,没有通过法院追回欠款,而是利用自身作为金融机构的便利,直接从储户账户里划走了钱。这一举动,完全违背了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   康先生自然也气不过,反手把银行告上法庭。最终,银行不仅要把多扣的九万多元还给康先生,还要赔偿定期存款的利息损失。   这一判决不仅维护了康先生的权益,也为所有储户撑了腰,更是对整个金融行业的一次严厉警示。   深入思考这一事件,会发现其中隐藏着更为深刻的问题。银行之所以敢如此肆意妄为,根源在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业傲慢。   在银行与普通储户的关系中,双方地位天然“不平等”。银行掌握着储户的全部资金信息,拥有直接处置账户资金的技术能力,这种优势地位一旦失去有效监督,就极易被滥用。   银行作为经营信用的特殊企业,自身更应该诚信经营。绝不能一边要求客户严格遵守合同条款,一边却又在自身利益受损时肆意违反规则。这种双重标准,最终损害的将是整个金融体系的根基。   此次银行的败诉也证明了:法律的底线不容逾越;民众的信任不容辜负。金融机构只有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尊重客户权利,才能赢得市场的信任、守住发展的根基,让金融服务回归安全、合规的本质。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银行 存款案件   信息来源: 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断案说法:35万元存款被“清零”,竟因十多年前的“担保”?》 荔枝新闻2025.7.30|《在银行存了35万元,取款时被清零,银行擅自扣划存款被判违法》 文|墨海 编辑|史叔

评论列表

~师
~师 6
2025-10-16 01:05
银行违法违规但最后还是划走了,只是退回多划的,有区别吗?

用户11xxx63 回复 10-16 07:56
你没事去给人担保干嘛?真以为不承担风险的?

晚霞落红 回复 10-16 09:23
知道什么叫担保吗[哭笑不得],你以为担保就说说而已吗,和银行做担保,是要签字,有法律效应的,不是你的一句话而已

小王
小王 5
2025-10-16 06:31
又是贱行
精神科雨医生
精神科雨医生 4
2025-10-16 05:15
三十五万也叫巨款[捂脸哭]你真的搞笑呢?

佰港方城 回复 10-16 09:37
因为你活在一根油条都要60万时代,35万当然不配叫巨款。

佰港方城 回复 10-16 09:33
原来你就是煤老板流落在外的私生子,被富豪接回去后,每月零花钱百亿,35万还没你擦屁股金箔纸贵。

用户10xxx69
用户10xxx69 3
2025-10-16 07:15
自己替别人担保。别人还不上款。银行扣担保人的。这有问题吗?

用户14xxx27 回复 10-16 08:06
你没读完还是理解不够?是银行程序出问题了,他没有直接划走存款的权利,必须法院执行

清风
清风 1
2025-10-16 09:02
银行不是弱势群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