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宣布放弃韩国转向中国采购! 将为纳税人省数十亿纽币。 10月14日,新西兰政府突然抛出一个大新闻:原本闹腾了七年的库克海峡新渡轮项目,和韩国船厂的合作直接“拉黑”,转身选择了我国的广船国际。 最早这事得追溯到2018年。 那年新西兰工党政府要把南北岛之间的渡轮全面升级换新,也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iReX项目。 经过国际招标,韩国现代重工中标,合同金额一开始定在7.5亿纽币。 那会儿大家都觉得,韩国造船业名气大,按理说靠谱。 可没想到,项目刚推进没多久,麻烦就一个接一个冒出来。 最先出问题的,是预算。 原本只是小修小补,结果变成惠灵顿和皮克顿两大港口都要彻底重建。 费用就这样一轮一轮往上飙,预算从7.5亿纽币很快突破十亿大关,最后甚至传出要超过30亿纽币。 整个过程中,新西兰财政部和交通部一直在拉警报,可眼看着钱花得越来越多,渡轮却连个影子都见不着。 到了2023年底,局面彻底失控。 政府公开宣布项目叫停,这也就意味着,和韩国造船厂的合作正式画上句号。 根据合约,新西兰还得赔上1.44亿纽币的违约金。 就在大家还在为这事儿闹心的时候,转机来了。 2024年,新西兰政府决定重新启动渡轮换新项目,但这次吸取了教训,明确表示不能再让预算失控。 于是,交通部重新组织招标。这时候,我国的广船国际亮相了。 人家没有各种虚头巴脑的大口号,直接甩出一份务实方案。 最直接的亮点就是:船身长度控制在200米以内,这样一来,现有的惠灵顿和皮克顿港口只需小范围升级,根本不需要大拆大建,改造成本和工期都省了不少。 如今中国船厂直接拍胸脯:固定价格、2029年交船,还给纳税人省下几十亿。 再说渡轮本身,广船国际的方案既实用又有诚意。 单艘渡轮最大可载1500名乘客,还能运40节火车车厢,公铁两用毫不缩水。 最让新西兰政府心动的是,广船国际承诺总价打包,项目周期和价格全部写进合同,彻底堵住了预算失控的漏洞。 新西兰铁道部长兼外长Winston Peters在新闻发布会上,直接把话挑明了:这次选我国船厂,就是看中人家有规模、有能力,而且能控制成本,纳税人不用再担心额外买单。 眼下,新西兰交通部和广船国际已经开始对接技术细节,项目分阶段推进。 首先是详细设计和港口适应性评估,随后才会进入正式生产制造阶段。 新西兰国铁也会全程参与监督,确保所有环节都符合本地安全和环保标准。 站在更高的角度看,这次新西兰从韩国转向我国,是一次经典的市场选择。 前后折腾七年,花了不少学费,但最终还是靠务实和理性把项目带回正轨。 这既是对我国造船业的高度认可,也是中新两国在交通领域合作的又一次升级。 可以说,现实摆在那儿,谁能真正为客户省钱省心,谁就能赢得信任。 最终,新西兰纳税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项目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开始。 参考:韩企造船烂尾后,新西兰选择中国船厂:我们对中企能力有信心——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