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被说中了!荷兰的代价来了:跟风美国反遭连环反噬,半导体遇断供、欧洲盟友逼宫。 正如《环球时报》社评此前预判,荷兰紧跟美国对华技术围堵的短视操作,如今正让它接连吞下苦果——不仅自家半导体产业被供应链扼住命脉,连亲密的欧洲盟友都纷纷"逼宫",原本想抱大腿的选择,反倒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最先引爆市场争议的,是闹得沸沸扬扬的安世半导体风波。 荷兰对中资安世半导体的资产冻结,直接冲击了自身经济。光刻机巨头ASML有超14%的收入来自中国,此前因出口限制其市值一度蒸发超600亿欧元。 欧洲车企因安世芯片供应问题成本激增。全球汽车芯片价格应声上涨3%,依赖安世的大众、宝马等欧洲车企不得不紧急寻找替代供应商,供应链稳定性遭受严峻考验。 荷兰的决策引发了欧盟内部矛盾。欧盟贸易委员塞夫柯维奇紧急与G7协调,讨论应对中国稀土管制的方案,但波兰等国家公开担忧稀土依赖被“武器化”,暴露了欧洲内部分歧。 连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都承认,美中贸易冲突加剧对欧洲是“坏消息”。欧盟试图与美国联合向中国施压,但荷兰的单边行动反而让欧洲车企先受损。 荷兰辩解说美国没参与决策,但安世事件紧随美国出口新规,这个时机很难让人信服。这种明显跟随美国的做法,反而让荷兰成了中美博弈中的夹心饼干。 荷兰这波操作真是两头不讨好,既丢了中国的市场,又没换来盟友的真正支持,还把自己推进了供应链混乱的泥潭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