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出名了,不光是中国,全球都知道了!10月初高志凯这句话彻底火了,那就是:“加州人民有没有权投票独立呢?” 在国际舆论场上,一个问题有时比长篇大论更有力量。在一场名为“全球治理与地区安全”的国际论坛上,中国学者高志凯向美国议员抛出的那个问题。 “你们要卖武器给台湾,那加州人民有没有权投票独立?”就产生了这样的效果。现场瞬间安静,美国议员脸色大变,未能给出有说服力的回应。 这个话题迅速引爆网络,高志凯的提问之所以引发广泛共鸣,在于它用一个简单清晰的逻辑,揭示了在国际事务中长期存在的双重标准。 美国一方面依据其国内法《与台湾关系法》对台军售,另一方面又如何对待其本土的独立运动诉求? 实际上,加州的独立运动在美国并非空谈。该运动在美国被命名为“Yes California”,寻求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加州是否退出美国。虽然2019年的公投并未成功,但加州独立提案历史上已提出超过200次。 加州作为美国最富裕的州,如果独立建国,其经济总量将位居世界第六,超过法国。部分支持独立者认为,加州在联邦中的经济贡献与政治地位不匹配,且其文化与美国其他地区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因素促使了独立思潮的长期存在。 高志凯并非外交官,而是具有深厚学术和实务背景的学者。他出生于1962年,曾是外交部翻译室翻译,担任过邓小平的英语翻译,后赴耶鲁大学深造并获得法学博士和政治学硕士双学位。 这样的经历使他既能深刻理解中国立场,又娴熟掌握国际沟通的技巧。 他的辩论风格通常包含几个关键策略,先是主动设置议题,引导对话方向,例如在面对不友善提问时,他会通过反问将难题抛回对方。 再运用历史与法律事实作为论据,例如在台湾问题上,他会援引《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来明确台湾的地位。 最后采用类比手法,将复杂地缘政治问题转化为更易理解的逻辑关系,正如用加州类比台湾。 高志凯自己曾总结其应对西方媒体的原则:“没有坏的问题,只有坏的答案。不论什么问题,你都应该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来解答。”他认为,在国际舞台上发声,关键在于“上得去、站得住、讲得清”。 高志凯的发言,以及其引发的广泛关注,也折射出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的一些变化。 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记者敢于并善于在国际场合清晰表达中国立场。例如,央视记者徐德智就曾在联合国场合直接提问关于美国副总统不当言论的事件。 这种变化背后,是综合国力提升带来的底气。正如高志凯在回应所谓“中国失去美国市场”论调时所言。 中国存在于世已经5000年了,在这5000年里很长一段时间根本没有美国。如果美国想自绝于中国,我们已准备好继续活5000年—且与美国无关! 这种表述融合了历史视野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心。 高志凯的“灵魂质问”,其精妙之处在于运用了“归谬法”:如果对方的前提成立,那么推导出的结论却是对方无法接受的,从而证明其前提的错误和其立场的双重标准。这种方法在逻辑上非常有力。 在国际交流中,高志凯展现出一种特点:并非被动回应或情绪化反驳,而是基于对事实和法律的理解,主动设置议题,用对方能够理解的语言和逻辑进行有效沟通。 无论是面对台湾问题、新疆问题还是南海问题,他都能迅速抓住关键,化被动为主动。 从高志凯的案例中,我们看到,有效的国际传播不仅需要坚定的立场和清晰的事实,更需要沟通的智慧与勇气。 在国际舆论的复杂博弈中,这种既坚持原则又讲究策略的发声,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更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