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男子微信请假陪父做手术 公司未回复并将他解雇被判违法

“我是独生子,父亲病重,我能怎么办?”武汉一男子王先生因请假陪患癌父亲做手术,通过微信向公司负责人请假7天,该公司负责人不予回复。公司声称没批准其请假,称其为“旷工”反手将王先生开除,并将王先生告上法庭,认为公司不应支付赔偿金。10月14日,记者从法院获悉,经审理,法院判决该公司败诉,赔偿王先生各项经济损失共计3.3万余元。

请假未获回复公司以无故缺勤解雇他

2021年10月,王先生入职某建筑公司,担任采购专员。2024年初,其父被确诊为肝癌晚期,需入院治疗。3月15日晚,王先生通过微信向公司总经理李先生请假,说明因父亲病重、家中无其他亲属可协助照料,他是独生子,需要在周日陪同父亲进行最后一次手术,预计请假7天左右。他在信息中详细汇报了工作安排与进度。李先生收到微信后未作回复,王先生又向其打电话请假。

3月28日,王先生在单位工作群中收到一则通知,称其自3月16日起未到岗,即日起不再负责采购工作,相关工作交由他人处理。随后,王先生被移出公司相关项目微信群。同年4月,公司以“未经请假擅自旷工”为由,向王先生发出解除劳动关系通知,认为其在3月16日至3月28日期间无故缺勤,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构成解雇事由。公司强调,由于未批准其请假,故未另行通知其返岗。

未体恤员工困难

公司被判赔偿三万多元

对于公司的解雇理由,王先生解释称,父亲病危情况紧急,他已向总经理电话请假并获口头同意,实际于3月28日返岗,其间未出勤的工作日为8天。他认为公司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赔偿金。双方经过劳动仲裁,裁决公司须支付王先生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赔偿金及工资差额等。

该公司不服仲裁结果,2024年10月,一纸诉状将王先生告上了武汉市洪山区法院,要求拒绝支付赔偿金以及年休假工资差额。

法庭上,公司辩称,王先生仅通过微信请假但未获批准,构成连续旷工,公司有权解除合同。此外,建筑行业春节假期较长,年休假已在春节期间统一安排,王先生2023年及2024年的年假均已休完。

王先生则指出,其请假7天实指7个工作日,而3月16日至28日的实际工作日为8天。他还强调,春节假期不能等同于年假,公司在正月十五前已安排工作。

法院审理认为,王先生因父亲癌症住院,向总经理李先生发送微信请事假,已说明请假事由、时间及期限,具备必要性、紧迫性与合理性。用人单位除应合理安排工作外,也应对员工的特殊困难予以体恤。

此外,李先生未对请假事宜表示拒绝,公司亦未举证证明其已告知王先生请假审批流程,或在请假期间提醒其返岗。法院最终认定,公司解除行为违法,应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经核算,判决公司赔偿王先生各类经济损失共计3.3万余元。

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2025年3月,二审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全文当事人为化姓)

据极目新闻

锐评

陪护假入法释放敬老善意

近日,上海市修改《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明确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疗期间,其赡养人可以享受每年累计不超过七个工作日的陪护假。

我国有超过3亿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体系,为家庭照护者提供社会支持,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陪护假入法,体现对赡养人切实履行赡养义务的支持。当老年人生病住院,最需要的是子女的精神支持和情感慰藉。设立陪护假制度,释放了支持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明确信号。

陪护假入法,体现为家庭照护者减压赋能的政策取向。设立陪护假,一方面可缩减子女照护父母的时间“赤字”,另一方面,“陪护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等相关规定,也在经济层面增强了对家庭养老的保障功能。

如何对待老人,是社会文明的风向标。当我们以法之名,为一个群体的福祉完善制度、做实保障时,也是在为所有人营造更具包容性和幸福感的未来。据新华社

评论列表

用户98xxx83
用户98xxx83 2
2025-10-15 17:56
爆出公司名,让他们的客户知道,他们多不要脸
Imagine
Imagine 1
2025-10-15 16:43
这公司真不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