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北京通州区举办“四区结对”主题活动,邀请西城、朝阳、海淀企业代表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记者从活动上获悉,今年以来,从西城、朝阳、海淀三区迁入通州的企业就有3000余家。
据通州区发展改革委区域协同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7月13日,通州区与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签署结对协议。“四区结对”由此开始,这项机制旨在紧密围绕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深化与中心城区的产业对接,实现政策互联互通、产业双向协同、重大项目共担共享等领域的深入合作。
“四区结对”机制建立6年来,西城、朝阳、海淀三区积极向通州推荐优质项目。今年以来,从西城、朝阳、海淀三区迁入通州的企业就有3000余家,其中包括鹿客科技、春医数科、蓝海华业、康威视通、思维飞动等一批专精特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3000余家企业中,有一部分是西城、朝阳、海淀三区推荐的优质项目,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企业关注到了大运河畔的商机和活力,自发迁址的市场行为。
通州区已连续五年保持千亿级投资强度,建安投资总量连续六年位居全市榜首。今年,通州区在保持千亿级投资规模,推进456个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还不断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运河商务区产业空间充沛,总规划建筑面积1379万平方米,涵盖办公、商业、公寓、酒店等综合业态,规划总商业面积164万平方米,夜间经济活跃,将建成北京东部最具活力的区域级商业中心。
为零碳园区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华清元泰公司,今年9月迁入通州区。公司负责人说,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为了更好支持、服务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过去几年,这家公司已经参与了宋庄小堡印象街、环球影城公交站等多个项目。
通州区投促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副中心正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通过承接308项市级赋权,实现“副中心的事,副中心办”。此外,副中心还迭代升级了“运河英才”计划,可以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