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从国民养老既增资又招人,看个人养老金市场扩容“大棋”!

伴随着老龄化日趋严重,与养老相关的金融产品正在全线铺开,其中近年推行的个人养老金制上演加速度,为此而生的国民养老除了开启全国扩容、省分招兵买马扩展商养业务外,正在通过增资扩股来补充实力。

北京产权交易所上线国民养老增资项目,项目披露期为10月13日至12月5日。信息显示,国民养老拟征集投资方数量不超过5个,增资完成后,新增股东合计持有国民养老股份数量不超过4.71亿股。所募集资金用于补充国民养老保险一级核心资本,用于国民养老主营业务发展。目前来看,国民养老现有股东不参与本次增资。

其实,从国民养老最新披露的偿付能力指标来看,不仅满足监管要求且处于较高水平。这也足以折射出国民养老正在为全国布局做准备。早在2024年底,个人养老金制度由原来的36个城市(地区)先行实施扩大到全国范围实施。

时隔一年再增资扩股

提及国民养老,应时代需求而生,因此每一举动备受关注。因为背靠强大的股东背景,国民养老在业内被称为养老第三支柱“国家队”。

资料显示,国民养老于2022年3月22日成立,初始注册资本111.5亿元。公司股东来自11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和下属公司,以及6家大型证券保险机构和投资及实业领域企业。

2024年国民养老引进外资股东再次引发市场关注。2024年6月,国民养老发布公告称,公司业务执行委员会召开会议,根据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公开征集投资人的结果,会议同意确认本次增资的最终投资人为安联投资有限公司(AllianzGlobalInvestorsGmbH,安联投资)。公司以发行新股增资方式引入一家战略投资人,由战略投资人全额认购公司拟发行的新股约2.27亿股。

安联投资是德国安联集团(AllianzSE)旗下全球领先的资产管理机构,德国安联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保险和资产管理集团之一,有超过130年的历史,连续六年位列Interbrand全球保险品牌价值第一名。

2024年12月,监管批准了上述增资。安联投资正式持有国民养老2%股权,国民养老注册资本将由111.5亿元增加至约113.7亿元。

当时并不缺钱的国民养老缘何要引入外资股东?细究原因,或许因为我国养老金融业务整体起步晚,发展速度较快,不过还与国际老龄化国家养老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与安联投资的深度合作将为公司带来国际视野和专业经验,公司将充分研究借鉴其在资产负债管理、养老金产品设计、资产配置、普惠性养老保障服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为广大百姓提供更加普惠性、多元化、便捷化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丰富第三支柱市场供给,更好地满足普通百姓养老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国民养老总经理黄涛当时表示。

而安联投资入股国民养老,也彰显了外资对中国市场,特别是养老金融市场的看好。

从国民养老的经营业绩来看,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国民养老的资产总计为737.7亿元。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06亿元、19.02亿元、59.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49亿元、3.15亿元、4.3亿元。这两个核心指标均呈现几何级增长。

经营版图初步成形

目前,国民养老已拥有6家省级分公司,经营范围覆盖了鲁、浙、川、粤、沪、渝地区,跨区域经营版图已经初步成形。而这背后,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在我国从试点到全面实施的纵深推进。

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主要包括“三支柱”: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由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建立,主要发挥补充作用;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养老金和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两部分。

通俗来说,个人养老金就是老百姓在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之外,为未来养老再建立一份补充的养老储备。

2022年11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公布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地区)的通知》,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启动实施。

从原先公布的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看,个人养老金试点覆盖了全国31个省份,大部分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被纳入其中。

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每年缴费上限为12000元,缴纳的资金由个人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封闭运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2024年12月1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明确自2024年12月15日起,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均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这也标志着,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

这一《通知》规定,在现有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和公募基金产品基础上,将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

作为初始资本金规模最高的全国性养老保险公司,在《通知》发布后,国民养老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看好”。

“个人养老金在全国推开之后,市场预计将迎来历史性的政策机遇期,借个人养老金政策全国推广的东风,银行、基金、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围绕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多样化的养老金融需求,构建差异化、多元化产品体系,提供特色化、品质化综合服务,尤其是实现对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等的服务覆盖,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积极养老意识,厚积养老金融资金,有效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该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国民养老正在现有的省市分公司增强商业养老保险业务拓展力量,近期在重庆、济南、杭州、成都、上海等城市招兵买马。

2025年10月11日

国民养老发力商养业务,五城联动招募业务拓展岗

“非简单的商业行为”

养老保险是人身险的一部分,但是又跟普通的人身险有一定的区别。

养老保险更强调长期养老金的积累,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养老金融和养老保障是带有一定社会情怀和社会责任的事业,而非简单的商业行为,所以专业养老险公司需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挥好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为保险业乃至养老保障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黄涛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把“养老金融”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强调积极发展五大金融领域,为金融对外开放与加强金融合作指明了方向,中国养老金融行业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超7000万人,缴存金额总计约280亿元,后续将对第一、二支柱形成有力补充。

今年2月13日,人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有一篇专栏标题为“构建养老金融发展长效机制”。文章指出,下阶段,针对性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多元化养老金融需求。创新探索现金流稳定、支取灵活的养老金融产品,加强金融产品研发与健康、养老照护等服务衔接,扩大特定养老储蓄、养老理财试点,进一步推进商业养老保险年金产品创新,逐步丰富个人养老金账户可投资品类。

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的铺开,让养老保险机构看到了机会,多家老牌养老保险公司纷纷提前增资,国民养老此时抛出增资计划并不难理解。

未来,养老保险公司一方面要积极向公众普及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相关知识和政策,另一方面则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创新,开发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同时,养老保险公司还需注意个人养老金制度在运行过程中暴露的隐患和问题,做好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