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了 10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抵达以色列,称加沙战争已结束,哈马斯将解除武装。 特朗普这波操作其实一点都不意外,这位向来不按常理出牌的总统,最擅长搞这种突然袭击式的宣布,毕竟在加沙问题上,他早就把 “反复横跳” 玩成了个人标签。 从 2025 年 1 月刚上任就抛出 “清空加沙” 的离谱想法,说要把 200 多万加沙民众安置到埃及、约旦,转头又改口要自己 “接管加沙” 开发成海滨度假胜地,没过几天又否认 “驱逐巴勒斯坦人”,短短两个月里态度变了三次,连以色列都被他晃得晕头转向。 这次 10 月 13 日突然空降以色列宣布战争结束,不过是把之前的反复横跳说成是 “策略性试探”,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能让他敢拍板说这话,核心还是攥着美以关系这张王牌。要知道他第二任期刚开局,内塔尼亚胡就是第一个冲进白宫的外国领导人,俩人私交好到能凑在一起逼卡塔尔道歉 ——9 月底以色列空袭多哈杀了卡塔尔安全官员,还是特朗普逼着内塔尼亚胡公开认错赔钱,才保住了卡塔尔这个调停关键角色。 更关键的是钱和武器,自他重返白宫,光给以色列批的军用物资就高达 120 亿美元,3 月初还加急送了 40 亿美元的武器包,相当于直接给以军喂饱了 “弹药粮”,这种力度的支持,内塔尼亚胡自然得配合他演好这场 “和平大戏”。 而且特朗普的竞选基本盘里,亲以选民和犹太财团占了不小分量,2024 年光中东特使威特科夫就帮他从犹太社区募到了六七位数捐款,现在宣布加沙停火,简直是精准讨好票仓的操作。 再看哈马斯这边,能同意解除武装,说到底是被打疼了也耗不起了。从 2023 年 10 月冲突爆发到 2025 年 9 月,加沙已经死了 65062 人,受伤的更是多达 165697 人,365 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被炸得千疮百孔,连唯一的发电厂都早在 2023 年就因以色列断供燃料而瘫痪,200 多万居民每天靠少量外部援助苟活。 更要命的是领导层接连遇袭,2024 年 7 月哈尼亚在德黑兰被炸死,2024 年 10 月辛瓦尔又被以军打死,核心战力 “卡桑旅” 连遭重创,原本喊着 “不建巴勒斯坦国绝不解除武装” 的硬气,早就被持续两年的消耗磨得差不多了。 特朗普恰恰抓准了这个时机,一边让以色列放出 “停火即撤军” 的口风,一边暗示美国可能放松对加沙的援助封锁,哈马斯就算心里不乐意,也得顺着台阶下。 这里面还有个关键伏笔,就是特朗普 9 月底到 10 月初的一系列操作。10 月 8 日他就偷偷发了社交媒体,说以哈已经同意他的 “和平计划” 第一阶段,要释放所有人质、以军撤回防线,当时没几个人当真,现在看来全是铺垫。 为了这事他还特意撮合以色列和卡塔尔建了三边机制,让卡塔尔继续当中间人传话,甚至逼着内塔尼亚胡把之前 “反对巴勒斯坦建国” 的话咽了回去,给足了哈马斯面子。 这种 “先放风再落实” 的套路,他之前在也门用过,3 月宣布用 “压倒性武力” 打胡塞武装,打了一个半月没效果,转头就借着阿曼斡旋停火,还吹嘘是 “极其成功的军事行动”,这次不过是把同款剧本搬到了加沙。 国际社会的反应其实也帮了他的忙。之前阿拉伯国家对他 “清空加沙” 的提议骂声一片,埃及塞西直接拒绝接收难民,约旦国王也硬顶,连欧盟都说是 “不可接受”,但两年打下来,大家也累了。 埃及提的 “开罗计划” 要花 530 亿美元重建加沙,喊了大半年没人掏钱,现在特朗普跳出来说 “战争结束了”,不管真假,至少给了国际社会一个输血的理由。 更别说他还握着沙特这张牌,一直撺掇沙特加入《亚伯拉罕协议》承认以色列,现在宣布停火,等于给沙特递了个顺水人情,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就能听到沙以建交的消息,这可是他心心念念的 “外交大礼包”。 不过最有意思的还是特朗普的 “表演型外交”,他太清楚怎么制造话题了。2025 年 1 月刚上任时,明明是捡了拜登政府斡旋的停火协议,却硬说是自己的功劳,转头就把协议撕了支持以色列空袭,现在又跳出来当 “和平使者”,把之前的破坏说成是 “为了今天的彻底停火铺路”。 说到底,这场 “突然宣布” 就是各方利益算清楚后的结果:特朗普拿到了外交政绩和选票筹码,以色列得到了美国持续支持还不用再陷战争泥潭,哈马斯保住了残余力量也换来了喘息空间,就连之前骂他的阿拉伯国家,也能借着 “战后重建” 捞点实际利益。 至于加沙民众到底能不能真正过上安稳日子,可能从来都不是这场博弈的核心 —— 毕竟特朗普连苏伊士运河都想逼着埃及免费给美国用,这种 “霸权逻辑” 下,和平更像是他的又一个政治道具,好用就行,管它能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