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焚烧秸秆不被允许?其实这事儿压根不是 “不让烧” 的强制管控,说到底是真没必要烧。 以前咱农民秋收后点秸秆,无非是图个省事,一把火燎干净,还觉得能留层灰当肥料,可现在早不是没辙的年代了,秸秆不光能变废为宝,国家还花钱帮着找出路,烧了才是真浪费。 先说说烧秸秆那点 “隐患”,这可不是小题大做。一到秋收时节,要是家家户户都烧秸秆,农村上空能飘起厚厚的烟,那烟里全是 PM2.5 和一氧化碳,呛得人直咳嗽,老人小孩更是遭罪。 更要命的是,这烟还能飘到城里,把空气质量拉垮,甚至影响高速路能见度,导致追尾事故,或者飘到机场影响航班起降。 之前就有新闻说,某省秋收时因秸秆焚烧,高速封了好几十公里,还有农户烧秸秆没看住,火星飘到旁边的麦垛,把半亩地的粮食都烧没了,这损失可比处理秸秆的麻烦大多了。 而且秸秆里的蛋白质、纤维素这些好东西,一把火烧完就成了没用的灰烬,等于把到手的 “宝贝” 给燎了。 关键是现在国家早把秸秆的 “出路” 给铺好了,每年光补贴秸秆综合利用就得花几十亿,就是要把这看似没用的秆子变成 “绿色银行”。 就说发电吧,现在村里基本都有秸秆收储点,农民把捆好的秸秆拉过去,一吨能换五六十块钱,拉得多的话,一季下来能添小一千的收入。 收储点再把秸秆运到生物质发电厂,专门烧秸秆发电,发出来的电还能并入国家电网,既环保又能赚电费。 除了发电,秸秆做肥料更是顶呱呱。以前烧秸秆留的灰肥没多少营养,现在把秸秆粉碎了还田,或者送到加工厂做成有机肥,不仅能增加土壤里的有机质,还能改善土壤板结,地里的玉米、小麦长得更壮实。 河南有个村,全村都搞秸秆还田,第二年地里的小麦亩产就多了百十斤,农民都笑着说 “这秆子比化肥还管用”。 更神的是,秸秆还能造建材、做造纸原料。 现在不少建材厂用秸秆做人造板材,比实木便宜还环保,装修的时候用着放心; 造纸厂也爱用秸秆,比用木材省资源,造出来的纸还结实。 这么一套产业链拉下来,秸秆从地里的 “废料” 变成了工厂里的原料,甚至能出口到国外,带动了不少人就业,这可比一把火烧了有价值多了。 说白了,现在不让烧秸秆,不是跟农民过不去,而是帮着把秸秆的价值挖出来。 以前是 “烧了省心但亏了本”,现在是 “费点劲但赚了钱”,还能保住干净的空气、安全的庄稼地。 国家给补贴、建厂子,就是让大伙儿看清:秸秆不是累赘,是能生钱的宝贝,压根犯不着烧。你们那儿现在秸秆都用来干啥了?是不是也有专门的收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