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太坏了!”戈壁滩上的地标扛住了60年风沙,却没躲过一个人和四个轮子,一边开车漂

“太坏了!”戈壁滩上的地标扛住了60年风沙,却没躲过一个人和四个轮子,一边开车漂移一边还特意选择在“人”和“民”之间添堵,撒野撒到了当年有着特殊意义的地方,可见对历史和文化没有一丝敬畏,如果不是被人及时发现及时补救,那几个大字未来还看不看得见都不好说。 新疆哈密那片荒原上的 “为人民服务” 地标,本是老一辈军人用铁锹刻下的信仰,如今 “人” 和 “民” 之间全是车轮碾出的沟壑,最深处能伸进整只手掌,看得人心里发堵。 这组地标藏在哈密东南的戈壁深处,是 1960 年代末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的官兵们一锹一锹挖出来的。那时候没有导航,飞行员在荒原上空训练总容易迷路,年轻的战士们就带着皮尺和推雪板,顶着 40 多度的高温干了五个月。 他们把地表黑色的戈壁石扒开,露出下面黄褐色的碱土,刻出每个 50 米见方的大字,整个标语占了七千五百平方米,成了空中最醒目的 “指南针”。往后几十年,狂风带着沙砾一遍遍刮过,字的轮廓却越来越清晰,全国现存的同类地标不到十个,这里是最完整的一处。 最先发现不对劲的是 B 站博主 “略靠谱旅社”,他翻卫星图时,发现原本规整的字迹里多了些杂乱的圈痕。10 月初,他带着团队开了 2221 公里赶到现场,车在离地标 15 公里的地方就陷了沙,换了小货车才终于靠近。 眼前的景象让他攥紧了拳头:“人” 字的撇画和 “民” 字的竖画之间,全是越野车漂移留下的螺旋状车辙,最深的沟壑有 30 多厘米,地表保护生态的砾幕层被彻底掀翻,连周围的碎石都被碾成了细沙。 很快,网友顺着痕迹扒出了疑似破坏者 ——33 岁的哈密本地越野领队 “新疆平头哥”。他的社交账号里曾发过漂移视频,镜头里白色越野车就在 “人民” 二字中间打转,后来还晒出自己站在圈痕旁挥国旗的照片。 舆论发酵后,他删了视频,嘴硬说 “土生土长爱家乡,不可能做这事”,甚至宣称要去修复另一处地标,想把自己包装成守护者,可网友早就存下了车牌号和拍摄角度的证据,连 “吉林一号” 卫星都拍下了 2023 年到 2024 年地标从完整到破损的全过程。 修复的难度比想象中大得多。博主团队走遍哈密的矿业公司,才凑齐 20 吨颜色相近的黑色石料。为了不造成二次破坏,大卡车只能停在 3 公里外,他们用小货车来回跑了 327 趟才把石料运到现场。 五个人拿着铁锹蹲在地上,先把沟壑里的浮沙整平,再一块一块码石料,正午的太阳晒得石头发烫,手套磨破了好几双,整整一周才把那些刺眼的车辙填平。过程中他们没法用无人机勘察,就靠 “吉林一号” 传回的影像校准位置,确保修补的痕迹和原有的字迹融为一体。 消息传开后,军媒钧正平直接发文痛斥,说这组标语是 “艰苦年代信仰的实体化象征”,破坏行为是对先辈的亵渎。涉事账号很快被平台禁言,但戈壁上的痕迹还在警示:那些被风沙珍藏的记忆,远比一时的刺激金贵。现在修复后的大字重新在荒原上铺开,可地表下被碾坏的生态,得花好几年才能慢慢恢复。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