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本该是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航运“下狠手”的日子,美国计划对所有中国建造、运营或拥有的船舶,以及部分外国汽车运输船,额外征收一笔“港口服务费”,初始费率每吨50美元,三年内涨到140美元。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早在10月3日就补了细则,中国造的船不光要交基础费,还得额外按每吨18美元或者每个集装箱120美元算,哪个高就按哪个收,简直是层层加码,甚至放话没按时缴费的船根本不让装卸货,这架势摆明了想给中国航运业来个“釜底抽薪”,顺带补贴自家冷清的造船业。 可美国没想到,早在四天前,10月10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就已经把话撂那儿了:10月14日美国新规生效当天,中国直接对美国船舶按航次收特别港务费,每吨400元起步,四年内涨到1120元。 这波操作哪儿是什么“乱拳出击”,分明是早就把反制的算盘打得明明白白,连时间节奏都跟美国对齐了,你分三年涨,我就分四年跟,既给企业留了适应期,又精准拿捏了反击的力度。 算笔账就更清楚了,400元人民币折成美元大概55块,起步就比美国的50美元高一点,等2028年两边都涨到顶,美国是140美元,中国这边1120元人民币差不多155美元,力度只强不弱。 而且中国的规矩特实在,同一艘船一个航次挂靠再多中国港口,也就第一个港口收钱,一年最多收五次,完全没给重复收费留空子,反观美国那边,虽说也是一年最多五次,但涵盖的船舶类型杂,连载中国汽车的外国汽车运输船都要薅羊毛,实际成本比表面看起来高多了。 美国这招其实打得挺“鸡贼”,眼看中国造船业占比越来越高,美国自己的造船份额从2005年的2.32%跌到1.54%,就想靠收费逼中国船舶退出美线市场。 可他们忘了,中美航运从来都是双向的,美国的农产品、能源要靠船运到中国,本土车企的零部件也得走海运,现在中国一收特别费,美国船东的成本直接往上跳。 一艘万吨级的美国集装箱船来中国,首年就得多交4万人民币,往后逐年涨,那些靠中美航线吃饭的美国航运公司,要么自己扛成本,要么把费用转嫁给货主,最后还不是美国本土企业和消费者买单,这不又走回加关税推高通胀的老路了? 更有意思的是,这消息一出来,全球航运联盟都开始动了,PA联盟、GEMINI联盟早就悄悄调整航线,减少中国船舶挂靠美国港口的次数,生怕被两边的费用夹击。 可美国那边的船却没法轻易绕开中国港口,毕竟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摆在那儿,天津港随便一艘船就装四千辆国产汽车发往海外,这样的货运量可不是随便找个替代港口就能补上的。美国本想靠收费拿捏中国,结果先把自己的航运企业架在了火上烤。 而且中国这举动师出有名,明明白白说了是依据《国际海运条例》,经国务院批准的正当反击,毕竟美国4月就放话要搞301调查,中国等了178天,调研港口、算清成本才出手,每一步都占着理。反观美国那套,连世贸组织规则和中美海运协定都不顾,吃相实在难看。 现在10月14日已经到了,两边的收费都正式落地。美国本想靠这点手段逼中国让步,没想到中国根本不吃这套,你敢伸手收费,我就敢对等反制,既不升级冲突,也绝不忍气吞声。说到底,美国还是没搞明白,现在的中国早不是能随便拿捏的了,想靠单边施压占便宜,最后只会砸了自己的脚。 那些还在盘算怎么打压中国产业的人,估计得好好算算这笔账了,到底是谁先扛不住成本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