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吴石将军有两个莫逆之交,一个是周至柔,一个是陈诚。 说起吴石那事,很多人老提,

吴石将军有两个莫逆之交,一个是周至柔,一个是陈诚。 说起吴石那事,很多人老提,枪响那一下其实不算什么,最让人心里咯噔的,是他最后那几通电话,打给周至柔,就是没人接,他俩以前是同学,后来一起干事,朋友交情是有的,酒喝过,戏也一起看过,开会的时候经常坐一块,吴石出事前就感觉不对了,心里还存着点念想,想听个准信,哪怕对方就回一句“知道了”,电话响了三遍,那边直接挂了,这一下,什么都明白了。 吴石不是一般人,陆大四期毕业的,陈诚那帮人都是他学生,后来当到福建省政府主席,算是个文武双全的将领,最后拍板抓他的,就是他当年的学生,这事里的弯弯绕绕太多,蒋介石批条子那天,旁边的人都不敢出声,陈诚那时候在台湾,蒋身边能说上话,周至柔是空军的老大,手里有兵,两个人的做法完全是两回事,周至柔后来再也不提这事,陈诚呢,明面上不敢说,私底下帮着吴石的夫人王碧奎跑动,关了七个月给放出来了,在那个年头,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 有网友说陈诚能帮是因为他位置高,周至柔不行,这话说得挺实在,那个年代所谓的“位置”,真就决定了你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人性还能剩下多少,全看这个,吴石的结局,情报线是导火索,根本原因还是没人敢再保他,他潜伏了十几年,心里清楚随时会暴露,这个代价他不是不懂,就是总觉得,身边的人总能理解一点吧,结果呢,最该理解的人,连电话都不接。 周至柔的沉默就像一面镜子,他不是坏,就是太精明了,他知道只要一句话,就能把自己也拖下水,索性就不理,不出头,只要他“不知道”,这火就烧不到自己身上,这种冷冰冰的处事方式,不光是军人的风格,也是那个大环境逼出来的,在蒋介石的圈子里,讲究的就是个忠诚,任何一点可疑,都会被当成背叛,吴石这样的人,家国情怀太重,最后肯定是要被清算的。 陈诚的做法,有点像体制里头仅存的一点人情味,他救不了吴石,但能帮王碧奎一把,也算是一种告别,算不上英雄,就是老朋友最后的一点情分,在那种环境下,能有这么一点,也算难得了。 很多人都好奇吴石有没有怀疑过身边的人,肯定是怀疑过的,但他还是愿意相信魏晨不至于那么绝,潜伏这么久,总觉得人性里能留点空间,这事最让人唏嘘的地方就在这,你把一颗心交出去,对方根本不懂人心,最后连个电话都打不通,那一瞬间他就该明白了,什么朋友,学生,同袍,一到了这种斗争里,全都变成了风险。 这么多年过去,还有人问他值不值,这答案没法说,吴石自己心里有数,走钢丝的人,就是想多撑一会,多做一点,这种信念听起来很理想,可那就是他本人,他给女儿留的话就是,做人要有信仰,要为大多数人着想,他明白这信仰是要命的,可他还是选了。 周至柔后来接受采访,问到这事,就五个字,“我不便评论”,这五个字,冷得很,懂的人都明白,这不是不屑,是自保,从那以后几十年,他没再公开提过吴石,夜深人静的时候会不会想起来不知道,反正公开场合,这个人就像从他记忆里抹掉了一样,这才是最让人难受的,一个人被当成“从不认识”,比死了还难受,连存在过的痕迹都被人删了。 王碧奎回到上海,日子过得很难,没人敢提她丈夫的事,她就每年秋天烧点纸钱,香灰掉在手上也不动一下,这就是忠义的另一面,没人看得见,也没人会记着,但那股劲一直没散,吴石的案子,成了当时情报战的一个分水岭,台湾那边消息全封了,档案永久保密,几十年后才解密,审讯记录就几句话,被告人一言不发,没有口供,干干净净,就像他这个人一样。 吴石不是被谁出卖了,他是被那个时代给吞了,人和人之间的情义,是第一个被磨掉的东西,最后连个电话这种小事,都成了他人生结尾最苍凉的一笔,有人说他天真,信错了人,死到临头还不走,可他要真像大家说的那样懂规矩,会算计,那他就不是吴石了,他不是非要赢,就是想让后面的人看看,那个时候,有人不怕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