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70年1月,两个盗墓贼在江苏徐州偷盗了一座古墓,得手后却不小心丢了一个金蟾蜍

1970年1月,两个盗墓贼在江苏徐州偷盗了一座古墓,得手后却不小心丢了一个金蟾蜍,最后,那金蟾蜍成了抓获这两个盗墓贼的关键物件。 那年,徐州土山边上,大雪纷飞的夜里,俩人喘着大气,泥点子糊住了眼睛,衣服湿答答地贴在身上,一个布包塞得满满当当,金簪,玉珠,什么都往里头划拉,最底下压着个巴掌大的玩意儿,当时没看上,觉得不值钱,后来一想不对劲,又回头去找,那东西就是“金蟾蜍”。 土山那地方,老辈人传下来,说是范增的坟,就是项羽那个谋士,村里人一代代都这么说,连乾隆下江南都来烧过香,都当是个神圣的地方,可这俩人,心里头没这些,只认坟里头有值钱的。 其实半年前就来过一次,挖了个洞用草草草地盖上了,想着回头再来,没想到,真就成了回头客,这回下了洞,也真拿到了东西,差点把自己也给埋进去。 那天晚上,雪花跟石头子似的往下砸,贠某,闫某,踩着冰碴子就钻进了洞,手电光一晃,墓道里湿漉漉的,棺材都烂了,就剩一张石桌,桌上摆着几样东西,玉器,铜樽,最显眼的就是那个蟾蜍,金的,四只爪子趴着,肚皮上还有细密的花纹。 想都没想,一股脑全塞进布包,扭头就往外爬,刚爬出洞口,手里的绳子一滑,蟾蜍骨碌碌就滚下去了,那个金蟾蜍被埋进了土里,这东西看着不大,后头引出的事儿可不小。 第二天,天亮了,王老汉扛着锄头路过那个土堆,一脚踢到了个硬邦邦的东西,弯腰捡起来一看,人都有点懵,一个巴掌大的金蟾蜍,死沉,拿在手里还带着点温乎气,庄稼人,平时连个银耳环都少见,这玩意儿,怎么看都不一般,想了想,回家塞进了灶台下的坛子里,扣上,还特意跟老伴儿交代,千万别说出去。 没过两天,贠某就找上了门,说是他表哥懂行,能帮忙看看值多少钱,王老汉心里正犹豫,闫某嘴快,说这就是个黄铜镀金的,不值钱,算是交个朋友,多给点钱收了,王老汉有点活动心了,这事儿还没谈拢,文物局就接到了举报,说土山那边有人在挖坟。 人一到现场,荒草地,立马就封锁了,专家围着那地方一圈一圈地查,盗洞,金蟾蜍,还有村里关于土山的老传说,慢慢地都连了起来。 村里人祖祖辈辈都说那是亚父冢,可六九年冬天,村民取土的时候,挖出了青砖,一看就不对劲,考古队一进场,发现是砖室墓,标准的汉代形制,还不止一座,是一大片墓葬群,封泥,器物,墓志,一样样都挖了出来,最后,专家下了定论,这是彭城王族的墓地,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人。 那真正的主墓在哪儿,足足找了八年,七七年的时候,一个特大的甲字形墓出土了,后来就叫土山二号墓,那座大墓,专家进去之前,盗墓贼早就打好了洞,提前光顾了,也提前把自己的命运跟这座古墓搅和在了一起,特别是那只金蟾蜍,王老汉捡到了,两个贼还惦记着想找回来,成了这个案子的一个突破口。 考古队清点文物的时候,发现少了个东西,墓主人的文具盒里,只找到了砚台盒子的残片,镇纸不见了,汉代贵族的陪葬品,文具都是成套的,玉笔架,铜砚盒,琉璃珠,镇纸,一样都不能少。 民警跑到王老汉家,问了几句话,老汉的老伴儿不小心说漏了嘴,专家一看到那东西,眼睛都亮了,这不是什么传说里的镇宅神兽,也不是什么小摆件,这是东汉的鎏金蟾蜍镇纸,造型是蟾蜍,其实就是个压纸的东西,砚台盒子能磨墨,琉璃珠能防止墨汁溅出来,这些器具很实用,也很好看,这种工艺,一般的工匠可做不出来。 盗墓贼以为是块破铜烂铁,结果成了自己落网的把柄,民警就顺着蟾蜍这条线索一路查下去,俩人很快被抓了,判了刑,王老汉隐匿文物,也受到了处理。 后来的几十年,土山二号墓的考古工作一直没停,直到2020年,才算基本结束,这座墓,是诸侯王级别的,规格快赶上皇帝的陵墓了。 随葬的东西堆得满满的,车马,青铜器,餐具,样样齐全,墓道里,还放着一套石头的围棋,这是考古工作里第一次发现汉代的实物围棋,那张文具案上,金蟾蜍本来就该放在那儿,汉代王族写字看书,一套文房用具,不只是为了摆阔气,是一种完整的生活审美,吃饭要用好的器皿,写字要用好的砚台盒子,连镇纸都要做成蟾蜍的样子,棋盘都随身带进了墓里。 一千年过去了,这种讲究,放到现在看也不过时,那个掉在雪地里,被人拿去估价,又被藏在坛子里的金蟾蜍,成了墓里最亮眼的一件文物。 现在,这个蟾蜍还在,就在南京博物院里,展柜一放,灯光一打,光芒不刺眼,反而带着一种老物件的温润,旁边的牌子上写着“东汉鎏金铜蟾蜍形镇纸”,土山二号墓出土,成了汉代文房用具的一个活标本。 那座墓,现在建成了保护馆,封土还是原来的样子,游客可以隔着玻璃看墓室,看石刻,也能看到复制的蟾蜍。 真东西,不在贼的手里,不在黑市上,也不在哪个藏宝阁里,就在展柜里,这才是它最好的归宿。 一只在雪地里被遗落的蟾蜍,最后被历史给捡了回来,命运转了一大圈,终究是有了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