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当看到吴石将军的刑讯资料,我泪目了。 ​根据同监牢的刘建修回忆,吴石将军第一次刑

当看到吴石将军的刑讯资料,我泪目了。 ​根据同监牢的刘建修回忆,吴石将军第一次刑讯后被拖进监牢,裤管全是血,脚肿的穿不下鞋子,第三天左眼开始流脓,后来他们才知道是因电刑灼伤视神经。最刺痛的细节是来自狱医的记录,5月的雨夜,吴石将军被灌辣椒水后,左眼完全失明。 ​1950年6月10日,吴石将军在台北马场町被残忍杀害。临刑枪响前,吴石将军吟诵他的绝笔诗,以丹心明志,无愧先人。 没人能想到,这个被酷刑折磨得连基本尊严都快保不住的人,曾是国民党军中最耀眼的“儒将”之一。吴石将军出身福建闽侯的书香门第,年轻时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来又去日本陆军大学深造,论资历,他是国民党军队里少有的“双料高材生”。抗战时期,他跟着薛岳打长沙会战,在指挥部里对着地图熬了三天三夜,硬是从日军的部署漏洞里找出突破口,战后连蒋介石都亲自召见他,握着他的手说“辛苦了”。 可就是这样一个本该在国民党体系里顺风顺水的中将参谋次长,却在解放战争后期,悄悄接下了“密使一号”的代号。有人说他傻,放着高官厚禄不要,偏要走这条掉脑袋的路。只有他自己清楚,早在抗战时看到国民党官员克扣军饷、士兵冻饿交加,而百姓为了支援前线啃树皮时,他心里就埋下了怀疑的种子。后来接触到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对方跟他说“我们打仗,是为了让老百姓能好好吃饭、安心读书”,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憋在心里多年的郁结——他要的不是自己的功名利禄,是整个民族能真的站起来。 担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后,吴石手里攥着国民党东南沿海的全部布防图,还有军队调动的核心情报。为了把这些绝密信息送出去,他想出了无数办法:把情报密写在乐谱背面,让心腹装作探亲的商人带出台湾;利用去金门视察的机会,把缩微胶卷藏在钢笔笔帽里;甚至有一次,为了赶在部队换防前送出情报,他冒着被特务跟踪的风险,在台北街头绕了整整三圈,直到确认身后没人,才把情报塞进约定好的邮筒。 被捕前,他其实有机会脱身。地下组织已经为他安排好了去香港的船票,可他看着手里还没来得及送出的“台湾岛防御计划”,咬着牙把船票塞给了下属:“我走了,这些东西就送不出去了,你们年轻,以后还有更多事要做。”谁能想到,这一留,就成了永别。 在监牢里,左眼失明后,吴石将军摸索着用右手在墙上刻字,狱友问他刻的什么,他笑着说“是给家里人的话”。后来才知道,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里,没有一句抱怨,全是“勿念”“坚信”“光明”这样的词。他明明知道自己大概率活不下来,却从来没向狱卒透露过半个字的情报,哪怕敌人用他家人的安全威胁他,他也只是冷冷地说“我做的事,与家人无关,要杀要剐冲我来”。 临刑那天,台北下着小雨,吴石将军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军装,站在马场町的空地上,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天意茫茫未可窥,悠悠世事更难知。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这首绝笔诗,没有悲戚,没有后悔,只有一颗对信仰的赤诚之心。 他不是天生的英雄,只是在关键时刻,选择了站在正义和人民这边。从保定军校的热血青年,到抗战前线的爱国将领,再到潜伏敌后的无名英雄,吴石将军用一生证明了,所谓“丹心”,从来不是嘴上说说的口号,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是宁愿被酷刑折磨也不背叛信仰的坚守。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