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严控人造钻石出口! 10 月 9 号,中国这边出了个挺关键的公告 —— 从 11 月 8 号开始,要对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清单里列得明明白白,包括不同规格的人造金刚石微粉、单晶,还有线锯、砂轮这些成品,连背后的关键生产技术和工艺也算了进去。 这消息一出来,俄罗斯经济学家安东尼娜・列瓦申科很快就发了评论,话里带着点 “总算等到了” 的意思:“中方这是在利用自己作为人造钻石主要供应国的地位,为的是更好控制全球高科技制造业供应链,比如美国计算机芯片的供应链。” 可能有人没搞懂,不就是人造钻石嘛,至于让两国专家都这么重视?这里面的门道,得从人造钻石的一个核心本事说起 —— 热导率。 它的热导率能到 2000,咱拿常见的银来比,银已经是出了名的导热好材料,可人造钻石的导热能力是它的五倍,比芯片里常用的硅材料更是高出一大截。 为啥这特性这么重要?现在的芯片越做越小,就拿美国一直在推的 3 纳米、2 纳米芯片来说,里面的电路密度越来越高,电流跑起来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集中。 热量要是散不出去,芯片就会 “发烧”,轻则性能掉档,重则直接烧板报废。 这时候,人造钻石就成了 “降温神器”—— 把它做成散热片贴在芯片上,能最快把热量导出去,解决了芯片微缩化路上的大瓶颈。 正因为这本事,美国对中国造的人造钻石依赖度高得吓人。 去年美国商务部有份报告里隐晦提过,他们国内芯片行业用的人造金刚石微粉,80% 以上都来自中国。 不是美国不想找别家替代,是真没这个能力。 全球能稳定产出高纯度、高精度人造钻石相关材料的国家,目前就中国一家能做到量产,而且质量还稳定。 像英特尔、高通这些美国芯片巨头,每年采购计划里,从中国进口的人造钻石材料都是 “必选项”,少了它,芯片生产线都得停转。 列瓦申科说 “中方总算醒悟了”,这话不是没道理。其实在这之前,咱们国家对人造钻石出口没怎么管过。 早年间这行刚起来的时候,咱们觉得这是优势产业,多出口赚点外汇挺好,没太往战略层面想。可美国这几年干的事,实在让人没法再 “佛系” 下去。 2022 年的时候,美国硬逼着荷兰 ASML 停供高端光刻机给中国,想着卡中芯国际的脖子。 2023 年又加码,连芯片设计软件都限制出口,甚至不让台积电这些代工厂给中国企业代工先进芯片。 明眼人都看出来,美国就是想把中国的高端制造摁死在中低端,不让咱们往上走。 之前咱们没怎么用自己的优势产业反制,可换来的不是对方收手,而是变本加厉的围堵。 现在管控人造钻石出口,说白了不是跟美国对着干,是把该守住的主动权拿回来。 这就像之前咱们对稀土的管控一样,不是不合作,是不能让自己的核心优势变成别人 “卡” 自己的工具。 人造钻石看着是 “小物件”,可它卡在全球芯片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上 —— 美国要做高端芯片,就绕不开中国的人造钻石材料。 咱们把出口管起来,就是让对方知道,产业链不是只有他们能掐脖子。 列瓦申科的 “醒悟” 说,其实点透了大国博弈的本质:以前咱们总觉得 “和气生财”,可现实是你让一步,对方未必领情,反而觉得你好拿捏。 说到底,这不是一场 “谁赢谁输” 的博弈,是中方终于看清了局势,把该有的战略定力拿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