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犯错的员工一定要开除。 很多管理者认为,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永远不犯错,把零错误率作为衡量员工价值的标准。但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观点可能会彻底改变你的看法。真正的管理智慧告诉我们,过度追求不犯错的员工反而很危险,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从不尝试任何有风险的新事物,永远停留在舒适区,做安全和容易的工作。 德鲁克说,创新就是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的抛弃过去。如果一个员工永远不犯错,说明他从来没有尝试过抛弃旧模式,创造新价值。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明确指出,如果企业只追求避免错误,最终会丧失创新能力。 围绕这个核心,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不犯错的员工往往缺乏创新精神。德鲁克曾引用IBM的案例指出,老沃森要求产品必须经过充分测试,但他更强调,如果工程师从不犯错,就说明他们缺乏大胆的尝试。正是这种既严谨又容忍错误的文化,使IBM能够长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第二,错误是学习和成长的必要代价。德鲁克认为,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人才,人是通过犯错来学习的。想要培养人才的管理者,必须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承担风险。保洁在研发新产品时失败率超过60%,公司把失败视为必要投入。正是这种允许失败的机制,诞生了帮宝适、海飞丝、佳洁士等产品,保洁团队的创新能力让它成为长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的消费品企业。 第三,过度规避错误会导致组织僵化。德鲁克警告说,组织若不敢承担风险和错误,就会失去发展的机会,最终走向衰败。他引用通用汽车的例子,正是因为过于追求流程完美和避免错误,导致在面对日本汽车企业的创新时反应迟钝。 把以上所有总结起来,德鲁克的管理智慧在于对错误要有正确的态度:一方面必须避免重复性的错误,因为那代表没有学习;另一方面要鼓励创新性的试错,因为那是成长和突破的前提。一个员工可以不够完美,但必须具备尝试新事物的勇气,以及通过错误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能力。 德鲁克认为,错误是创新和学习不可避免的代价,一个从不犯错的员工,很可能也没有真正创造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