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衣库把舒芙蕾针织衫降到199元,网友说:终于等到你。 可这次,没人再抢疯了。 去年这时候,大家凌晨蹲点,生怕错过一件柔软得像云朵的开衫。 今年,同样的价格,同样的款式,下单的人却少了。 不是大家不想要,是看明白了——这根本不是“限时惊喜”,是库存太多,不得不甩。 官方小程序明明白白写着:不限量、不限会员、直接砍200块。 这不是清仓,是策略变了。 外资品牌在中国,不再靠“稀缺感”撑着价格了。 更关键的是,那些被放进“百亿秒杀”里的JWA联名款,尺码不是XS就是XXL,剩下四万多件,谁还敢随便买? 消费者不是傻子,特价≠捡漏,断码≠合适。 而另一边,蕉内、Ubras、网易严选,悄悄上架了“轻舒芙蕾”,159元,新疆棉,抗起球,评价里清一色写着:“比优衣库便宜,穿起来不输。 ” 没人再觉得“买优衣库=品质保证”了。 国货不靠名气,靠实打实的面料和价格,一点点把人心拉回去。 优衣库以为降价能救场,可消费者已经换了一种方式思考:我不需要帮你清库存,我有更好、更便宜的选择。 这场降价,不是胜利,是妥协。 当“平替”不再是贬义词,当“国产”成了品质的代名词,品牌再想靠过去那套玩法,恐怕行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