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市开展“林草兴生态兴文明兴”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9月,重庆市出台了《开展“林草兴生态兴文明兴”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三兴”行动),将以涉林村社为主阵地,通过四大行动系统推进林草保护、环境提升、生态富民与文明浸润,力争到2030年让“三兴”理念在全市涉林村社中蔚然成风。
新闻发布会现场。
重庆市林业局局长曹春华发言。
发布会上,重庆市林业局局长曹春华介绍,作为全国三个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之一,2024年4月,重庆印发改革行动方案,提出要统筹保护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三兴”行动是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的重要载体和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该行动的推进将动员全市广大林农参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其改革成果将惠及每一个村社、每一个林农。
“三兴”行动将助力林下种植、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等生态富民措施的实施,让广大林农成为林业发展的受益者。同时,广泛开展林草科普教育活动,将生态环保、绿色低碳、节约集约要求融入村规民约,变为村民自觉行动,将林农的庭院建设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围绕四大行动展开,构建全链条推进体系
“三兴”行动以涉林村社为主体,围绕“林草保护、环境提升、生态富民、文明浸润”四大行动展开,构建起保护、建设、发展、文化的全链条推进体系。具体如下:
实施林草保护行动,守牢生态安全防线。强化林农主人翁意识,通过村规民约约定具体保护措施,鼓励林农参与“十户联防”“守护青山”等机制,共同做好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强古树名木、高山草甸等特殊资源保护,筑牢全民参与的生态保护“人民防线”。
实施环境提升行动,建设绿美宜居家园。坚持原生植被保护与景观改造并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开展村庄杂草清除、花种播撒,利用环保材料建设公共空间;引导林农利用院落空地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免费发放本地珍贵树苗,种植“风景树”“传家树”“摇钱树”,让村庄“颜值”“价值”双提升。
实施生态富民行动,激活绿色发展动能。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探索林农委托、集体林收储及利益共享模式;发展林下经济、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深化森林食品加工;用好用活国家储备林政策,开展林业技能培训,推广直播电商,创新林权抵押贷款产品,多渠道拓宽林农增收路径。
实施文明浸润行动,培育生态时代新风。推进生态文化展示窗口建设,开展林草科普教育,推动生态艺术与乡村振兴融合;组织专家、志愿者进村入户宣讲生态文明理念,引导林业大户带头遵守环保法规;挖掘先进典型,讲好重庆生态文明故事,让生态环保、绿色低碳成为村民自觉。
落实“三兴”行动,制定“时间表”“路线图”
为确保行动落地见效,“三兴”行动制定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25年全面启动“三兴”行动,到年底培育出40个“三兴”村、50个林业大户、100个“兴星”之家;到2027年底,累计培育200个“三兴”村、500个林业大户、1000个“兴星”之家;到2030年底,累计培育500个“三兴”村、2000个林业大户、10000个“兴星”之家。曹春华指出,对培育出来的“三兴”村、林业大户、“兴星”之家,将从资金、政策、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
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委等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环节,也围绕“三兴”行动分别介绍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市委文明办将围绕价值引领、文化赋能、文明实践等方面激发群众参与动力,着力将生态文明理念深度融入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各方面、全过程。
市财政部门优化政策,通过直接补助、贷款贴息等形成支持“三兴”行动的财政政策体系,并引导金融与社会资本参与;截至目前,对生态保护修复等多个项目投入财政资金28亿元。
市生态环境局推进系统治理,今年完成500个以上行政村环境整治,建成65个生物多样性观测站,推动林业碳汇项目纳入“碳惠通”平台,让生态价值“变现”。
市农业农村委重点在引导农民参与环境整治、培育农民良好习惯、促进乡风文明和谐等方面下功夫。深入实施“春风满巴渝”社会风气提升行动,广泛开展村歌、村晚、村跑等村字号赛事活动。
“三兴”行动是惠及广大林农的民生工程,更是重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曹春华表示,下一步将强化统筹协调,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努力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上游新闻记者程红牟峰摄影张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