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妻子劝男人纳妾,男人每次一口回绝。过了3年,妻子产子,还没出月子,男人却执意纳妾,奇怪的是,洞房花烛夜,男人碰都不碰小妾一下。女子早逝,视她如眼中钉的妻子,竟泣不成声,还为她守墓3年。 旧时乡野,有对夫妻,本来日子过得稳稳当当,谁知一桩家事闹出这么多弯弯绕绕。妻子劝丈夫纳妾,丈夫铁了心一口回绝,三年过去妻子好不容易生了娃,还没坐完月子,丈夫偏偏变卦要娶小妾。洞房那晚,丈夫竟连碰都不碰新人一回,小妾没多久就没了,妻子先前把她当眼刺肉中钉,这下子哭天抢地,还守了三年墓。里面藏着什么秘密? 那时候,乡村里一对夫妻,丈夫叫金郎,妻子刘氏,两人刚成家时,日子过得像蜜里调油。金郎下地干活,刘氏操持家务,俩人虽没孩子,可感情好着呢。刘氏觉得对不住丈夫,总想让他纳个妾,好传宗接代。她几次开口,金郎次次摇头:“我们俩够了,何必拉别人进来添乱。”刘氏劝不动,也就作罢,转头开始四处求医问药。山里采草药,村头找郎中,她试了各种法子,三年下来,总算怀上了。 孩子落地那天,全家乐坏了。金郎在外头等着,婴儿哭声一响,他脸上那笑就藏不住。刘氏坐月子,养着身子,本以为从此一家和和美美。可金郎这阵子不对劲,自打一年前夫妻俩最后一次亲近后,他就觉得不对头。俩人睡一张床,却像隔了道墙,怎么也近不了身。他憋得慌,正好村外来了个年轻姑娘,叫芸儿,长得水灵,金郎一看就动了心。回家就跟刘氏说:“孩子生了,我得纳个妾,家里多个人手,也好帮衬。”刘氏正养身子呢,心头一沉,可也只能点头。 芸儿进门,家里张罗得热热闹闹。刘氏月子还没出,勉强应着。谁知洞房那夜,红烛点着,金郎进了屋,却怎么也下不了手。手伸出去,就跟碰了堵墙似的,悬在那儿动不了。芸儿坐在床边,也傻了眼。第二晚还这样,金郎躺下试了试,手臂半道就软了,俩人就这么干瞪眼过了一宿。刘氏听说了,觉得蹊跷,可也没辙。芸儿身子一天不如一天,咳嗽起来没完没了,没多久就咽气了。 刘氏先前对芸儿那是又嫉又恨,觉得她抢了自家位置。可人一走,她心里空落落的,哭得死去活来。葬礼上,她跪在墓前,泪水直掉。第二天起,她就天天上山给芸儿上香烧纸,风雨不管,守了整整三年。三年里,她跟墓前诉说自家的事儿,求芸儿安息,也求自家夫妻和好。 守到第三年头上,刘氏在墓边忽然见一条白蛇冒出来。那蛇不慌不忙,对她说:“我是太白山的灵物,听你诚心,特意来点拨。你丈夫身上寄了条仙蛇,芸儿是仙魂转世,俩人同房就惊了那蛇的气息,所以才有这怪事。”刘氏一听,茅塞顿开,赶紧叩头谢了白蛇。白蛇说它只能指路,不能插手,得她自己去找高人。刘氏二话不说,下山寻了个有道行的道士。 道士听了来龙去脉,捻着胡子说:“要赶走仙蛇,得找个好地方安顿它,还得采株瑶池仙芝做引子。”刘氏不含糊,背起包裹就上路。山高路远,她翻山越岭,一个月下来,总算找到处山谷。那里溪水清,树林密,洞里头石室宽敞,正好养蛇。最妙的是,洞角长了朵仙芝,芝叶亮堂堂的。她采了芝,铺好草垫,点上香,布置停当,赶紧回家告诉金郎。 金郎听完,愧疚得不行,夫妻俩一块儿上山。仙蛇从金郎身上游出来,闻闻芝香,摇头晃脑钻进洞里。它临走还说,从今往后绝不扰人。夫妻俩跪谢了仙蛇,从此身子骨轻快,感情也回到了从前。俩人感激道士,送了厚礼。刘氏却惦记芸儿,要不是她来了,这事儿还蒙在鼓里呢。原来芸儿死前托梦给刘氏,说让她好好安葬,守三年墓,自会明白真相。 道士给刘氏出主意:“给她建座庙,立个祠,让乡亲们上香,她魂魄也能得慰藉。”刘氏觉得对头,挑了山里块平地,找来匠人盖庙。庙里安了芸儿的像,眉眼跟生前一模一样。落成那天,村里人扛着果子来祭拜,钟声一敲,香烟飘了好久。从那起,年年祭祀,芸儿的名儿传开了,大家把她当护佑神,求平安,求丰收。 搁在当下中国,社会主义家庭里,更得注重平等和谐。夫妻间多沟通,遇事儿别急,求个专业帮助,就能化解。像刘氏那样,知错能改,守三年墓,那份担当,值得学。芸儿虽短命,可她那份无辜,也换来后世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