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江苏经验:城市更新的四项创新实践

10月1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四批)》,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学习借鉴。江苏共有四项经验做法入选,涵盖用地政策、可持续模式、法规标准和技术标准等多个关键领域,为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城市化更新的必然选择

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重要转折点。伴随2025年5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的印发后,城市更新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了八项主要任务和六项支持保障机制。

江苏省作为城镇化率已达75.5%的经济大省,率先面临着从大规模增量建设向存量提质改造的时代转型。省委、省政府积极回应这一历史性转变,先后出台《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系统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江苏省通过省级层面系统布局,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城市更新实施规划,并搭建省市联动的项目库。同时,省财政下达巨额专项资金,2025年首批下达7.3亿元城乡建设专项资金,精准支持绿色建筑发展、污水处理等关键领域,为城市化更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策方向。根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当前城市更新若干工作的通知》,到2026年,设区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和审定工作将全面完成;到2027年,设区市和县级市全面实现建成区范围城市体检全覆盖。

截至目前,全省已遴选并实施两批次共80个省级试点项目,形成了显著的示范效应。在全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中,江苏省累计已有14条经验入选,展现出该省在城市更新领域的领先地位。从“拆改留”到“留改拆”,城市发展正经历由“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的转变,江苏的四项创新实践为全国城市更新提供了崭新思路。

江苏城市更新四项经验

江苏省此次入选的四项经验做法,分别从不同层面破解了城市更新中的共性难题。

南京的用地政策创新,通过允许依据产权界限与更新需求灵活划定用地边界,创造性地解决了零星用地整合难题。这一政策不仅将周边不具备单独开发条件的零星用地有效纳入更新范围,更通过简化控规调整程序,大幅提升了更新效率。

图中是盐铁智造产业园改造前后对比。来源/常熟市人民政府

江苏的经验表明,可持续的城市更新必须激发各方主体的内在动力。常熟的多业主联合更新模式,为老旧工业区改造提供了全新思路。通过制定《老旧工业区(点)联合自主更新操作意见》,鼓励多家土地权属单位组成联合体,打破权属界限开展产业用地自主更新。项目建成后,联合体按照约定协议分割办理不动产证,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更新动力。

苏州的法规体系建设,以《苏州市城市更新条例》为核心,构建了“1+N+X”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这一体系明确了城市体检、专项规划等工作制度。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表示,苏州秉持“无策划不规划、无规划不设计、无设计不施工”原则,系统推进城市更新工作。这一体系明确了土地利用、规划指标优化、资金保障、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保障措施,同时聚焦低效产业用地更新、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重点任务,明确了具体要求和措施,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全方位的法治保障。

南通的消防技术标准突破,则针对更新项目中的技术瓶颈,创新提出了分类施策的方案。通过将项目科学划分为建筑修缮、局部改造、整体改造等类型,并采取提高构件耐火极限、加设独立防火墙、优化疏散路径等多种技术措施,大幅提升消防安全水平,实现了传统建筑保护与现代安全要求的有机统一。

根据江苏经验,盐城等城市从民生需求出发,将城市更新的重点聚焦于改善人居环境。“十四五”以来,602个老旧小区完成焕新,183个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相继落成,528部电梯加装完成,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盐都区合心花苑创新推进原酒厂片区8个老旧小区连片改造,以“党建+楼长+志愿者”模式激活居民自治,通过“财政+街道+居民”三方筹资加装15部电梯,同步建成老年食堂等便民设施,实现居民从“有房住”到“住得好”的品质跨越。

面向未来,开花结果

展望未来,江苏城市更新正朝着更加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迈进。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期发布了《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技术图谱》,这是全国首份住建行业技术图谱,覆盖122项重点技术。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费少云表示,这份图谱涵盖高品质建筑、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三大方向,为未来城市建设提供了全链条技术“工具箱”。

在数字化治理层面,江苏省正全面提升城市体检质效,加快建立规划实施体系。整合房屋、市政设施、运管服等平台既有数据资源,做好数据归集工作,完善城市建设数据底座,建立并持续完善城市更新空间基础数据“一张图”,为制定更新行动、压茬解决体检问题提供数字动能。

江苏省还将继续推动城市更新立法和政策创新。“十五五”期间,江苏将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开展城市更新立法,并推动省级城市更新立法工作。针对存量地区更新建设中标准规范的不适应性,以改善环境、保障安全为原则,研究确定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退界与间距、消防等建设要求,探索制定适应城市更新的标准规范。

南京的灵活用地、常熟的联合更新、苏州的法规体系、南通的消防标准,这些创新实践共同构成了城市更新的“江苏方案”,为全国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

随着这些经验的推广实施,城市更新正从单一的物理空间改造,迈向更加综合、系统的城市治理创新,为中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文/武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