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浙音原创歌剧《战士之路》首演,再现飞虎队之长空誓言

10月12日至14日晚,浙江音乐学院倾力打造的原创歌剧《战士之路》在浙音大剧院首演。

原创歌剧《战士之路》全景式展现了1937年至1945年间,中美两国军民并肩战斗,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壮丽史诗。它以磅礴的史诗笔触与细腻的艺术表达,再现了以陈纳德为代表的飞虎队员在中国战场英勇战斗的传奇故事,以及与战地记者陈香梅的动人爱情——战火硝烟中的长空誓言既是两人炽热的爱情誓约,更是中美军民并肩抗击侵略的生死盟誓。

史诗叙事:战火中的铁血柔情与国际友谊

歌剧《战士之路》以1958年陈纳德将军的葬礼为序幕,通过战地记者陈香梅的深情追忆,倒叙展开1937至1945年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全剧以三条主线交织并行:陈纳德与飞虎队的空战传奇、陈纳德与陈香梅的跨国爱情、中国军民与国际友人的生死与共——这不仅是一部战争史诗,更是一曲关于人性的至臻赞歌。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吸引了多位外籍杰出艺术家的参与,他们被这个感人的主题吸引,共同汇聚到这部剧的创排之中。

大师云集:国际一流团队匠心锻造

国际一流艺术家汇聚,使得《战士之路》在艺术呈现上的极致追求得以实现。这部作品汇聚了中国、意大利、瑞士、西班牙、巴西等国际顶尖团队进行创作,旨在打造一部兼具中国文化、民族精神与世界语境的艺术精品,使其不仅在国内引发共鸣,更在海外舞台传递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互鉴,彰显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主创团队的精心打磨下,西方歌剧的古典艺术形式,被饱满填入了中国历史的精神内核与东方美学的写意意境,从而使这一宏大主题超越简单的历史“复述”,升华为一场兼具民族风骨与国际视野、跨越文化的艺术“对话”。

角色塑造:历史星空中闪耀的个体光芒

该剧对历史人物进行了深入肌理的刻画。饰演陈纳德的男高音歌唱家韩蓬,为角色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通过大量阅读史料、观摩影像,观察其走路的姿态、说话的神情、微笑的样子,甚至“眼神中那种混合着坚毅、疲惫与执着的独特气质”,力图还原一个“有决心、有焦虑、有柔情、有反思”的复杂个体。

在剧中,浙音歌剧学院的同学们共同塑造了飞虎队员、中国军民等角色,构筑出一幅抗战“统一战线”的壮阔群像。为了更好塑造军人角色,主创团队还请来军训教官,为学生演员进行站姿、步伐等辅导。

星火燎原:师生同行中赓续的艺术薪火

《战士之路》的排演,是浙江音乐学院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典范。剧组以学院声乐歌剧系、管弦系、歌剧学院、合唱学院、乐队学院、室内管弦乐团等为演奏主体,汇聚了校内艺术力量,形成“以老带新、师生同台”的良性人才培养机制。

本次演出联演3场,除了韩蓬等教师外,歌剧学院的几名优秀学员同样能够在演出中担纲主演。为了更好塑造角色,这些年轻学生整个暑假不休、全心投入排练之中。

歌剧《战士之路》不仅融历史厚度、艺术高度与时代温度于一体,更以独特的艺术语言构筑起一座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精神桥梁,通过震撼人心的舞台呈现,让抗战精神在当代观众心中焕发出新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