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会不会翻车呢? 我猜概率很大。 其实她的父亲官方已经给了盖棺定论了,也给她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她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2025年10月10日,娃哈哈集团发了一则公告,宗馥莉不再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 这是她2024年7月之后第二次辞职,只不过这次没有再回来任职。 从她从父亲宗庆后手里接过工作,到现在刚满一年。 之前外界觉得,继承宗庆后持有的娃哈哈 29.4% 股权,同时掌控宏胜饮料集团(旗下有 45 家子 公司),应该能顺利继续娃哈哈饮料大王的发展。 但实际情况是,香港高院刚裁定冻结她18亿美元的离岸资产,国资专班还在审计娃哈哈,她的叔叔宗泽后带着娃小智公开和她竞争,连上海分公司都自己成立了沪小娃。 宗馥莉面临的风险,其实早就藏在这些混乱的情况里了。 宗庆后还在的时候,用类似家长管家里事的方式维持娃哈哈的稳定。 6000名员工靠干股拿分红,和公司绑定在一起;老经销商靠长期合约在市场上经营;国资、家族、职工这三方虽然有过摩擦,但整体一直稳定。 可宗馥莉一上任,就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动作很大。 她要求所有员工都转到自己控股的宏盛公司,还直接取消了员工的干股。 这一操作导致53名退休职工一起起诉公司。 经销商的情况更差,合作多年的合约被终止,必须改签宏盛旗下的子公司,只要有一点不愿意,就拿不到货。 上海娃哈哈饮用水公司不想听她的,直接被收回了商标使用权,没办法只能自己推出沪小娃维持运营。 真正让宗馥莉陷入困境的,是那场涉及百亿价值的商标争夺。 2025年2月,她悄悄开始办理387件娃哈哈商标的转让手续,想把这些商标转到自己控股51%的食品公司。 但她忘了,娃哈哈不是宗家自己的店,国资占股46%,而且对核心资产的处置有一票否决的权力。 国资股东直接拒绝了她的提议,理由很清楚:商标是所有股东的资产,不是某个人的私人财产。 被拒绝后,宗馥莉的做法更激进了。 她让宏盛旗下的公司停止使用娃哈哈商标,强行推出娃小宗品牌,还把桶装水业务转到自己控制的 迅尔城通公司,把结算价压到每桶2.75元,导致原来体系里的公司利润大幅下降。 这一系列操作直接引来上城区财政局的专项审计,她的核心助手严学峰被纪委调查,189家关联公司也同时被核查。 香港高院的裁定更是让她的情况雪上加霜。 她的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拿着出生证明和宗庆后手写的信托密令起诉她,18亿美元的离岸资产被冻结,法院还明确说原告提出的权益要求有充分依据。 这笔钱本来是宏盛公司现金流的关键,现在被冻结,娃小宗的推广一下子就没了资金支持。 宗庆后留下的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公司,而是国资、家族、员工一起管理的体系。 宗馥莉或许应该明白:千亿资产买不来人心,也绕不开规则。 这场事情最让人觉得讽刺的是:宗庆后用40年时间建立起来的信任,她只用一年就拆得差不多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