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消费市场有多人惊人? 2025年10月10日在周末的纽约长岛Costco超市里,仅仅是一个普通周末,还没到购物旺季。根据2024年联合国数据,美国个人消费支出(PCE)约占GDP的67%~70%,美国GDP约28万亿美元,其中居民消费约19万亿美元,相当于全世界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一。 三亿美国人的消费规模是中国的两倍、欧盟的1.5倍,日本的五倍以上。 美国的消费能力惊人,不仅因为规模大、美元世界货币超强的购买力,还有以下一些主要因素; 1. 财富结构稳固,家庭净资产总额超过150万亿美元(美联储2025年初数据) 2.信贷体系发达,信用体系完善,美国家庭的信贷消费普及率超过80%。信用卡、分期付款、汽车贷款、房贷几乎贯穿日常生活。 3. 消费文化深入人心,美国消费者重视“体验”与便利,在服务、娱乐、旅游、订阅制产品上的消费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4. 美国创新产品层出不穷,美国消费者的偏好直接影响全球供应链和品牌走向,美国消费趋势如绿色能源、健康饮食、线上订阅常常成为世界潮流的风向标。 看到美国超市里很多产品是中国制造,一个是全球消费的超级霸主,一个是全球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两人拍桌子吵翻不再贸易,对全球的经济冲击将是灾难性的,这点毫无疑问。我觉得吵归吵,谈是必须的,各自把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博弈,不会停止。 说句不好听的,那些动辄喊着“脱钩断链”的人,根本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要么就是被狭隘的利益蒙了眼,完全不管全球经济的死活! 一边是占全球四分之一消费总量的“超级买家”,一边是支撑全球供应链的“世界工厂”,这俩早就在几十年的经贸往来中绑成了利益共同体,哪是说断就能断的?2024年中美贸易额还高达6883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2600亿美元,美国超市里的中国制造、中国市场上的美国设备,都是实打实的相互需求。中国的劳动力优势补了美国制造业的短板,美国的消费市场又给中国产能找了出口,这种互补性是全球产业链自然形成的结果,不是谁想割裂就能割裂的。 真要拍桌子闹掰,首当其冲倒霉的就是普通人和中小企业。美国消费者想买便宜的日用品得花更多钱,中国的工厂可能就得减产裁员,这可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现实问题。就像美国农民,之前因为关税战丢了中国市场,眼睁睁看着阿根廷抢走130万吨大豆订单,后悔都来不及。那些鼓吹“脱钩”的政客,根本不会替农民的生计着想,只图自己的政治私利。 更要命的是,这会把全球经济拖进泥潭。美国搞单边关税、逼盟友选边站,已经在扰乱全球供应链了,世贸组织都指出这是“全球不稳定的主要根源”。现在全球产业链就像精密的机器,少了中国这个“工厂”或者美国这个“市场”,机器立马停转。各国企业得重新找供应商、拓市场,成本飙升、效率暴跌,最后买单的还是全世界的消费者。新加坡前副外长都说了,中美脱钩的代价对谁都高昂,这话可不是危言耸听。 经贸摩擦不是不能有,但得讲道理、守规矩,靠对话协商解决,而不是搞单边制裁、极限施压。商务部早就说了,中美经贸本质是互利共赢,合作是唯一正确道路,人为“脱钩”根本脱不掉。那些一门心思要“断链”的势力,别打着“保护利益”的幌子干损人不利己的事。真把全球经济搞垮了,谁的利益也保不住。博弈可以,但得在桌子上谈,别耍横撒泼,这才是对自己、对世界负责任的态度。 注:本文信息源于网络,内容仅为个人观点,无不良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