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大促,对于家电市场来说,有很多事情会超出预期。比如说,国补政策的调整,主要消费需求的变化,还有众多厂商对于市场的态度与应对手段。有惊喜也会有惊吓!
何声撰写
国庆、中秋双节之后,双11大促在家电行业就全面打响,从京东、天猫,到抖音等多个平台,这么早启动,还是超出不少家电厂商的预期。
不过,对于今年家电双11大促,很多业内人士给出判断和预测却颇为相似,普遍认为:内卷继续、价格战凶猛,很多厂商的竞争只能呈现白热化升级。
对此,家电圈则认为,今年双11家电大促及走势变化,将会超出很多厂商的预期。一是,单纯拼低价无效,而且属于反内卷重点整治对象,所以厂商拼的应该是赢得用户需求的综合实力;二是,内卷不会成风,因为很多中小厂商发现“无效竞争”反而损失利润,不如观望守住实力,就不参战了;三是,市场竞争肯定激烈,但是比拼的是产品力和价格力,释放的是面向市场和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和满足能力。不是所有厂商都能面对和解决。
一是,受限于家电厂商竞争实力、竞争规模的“两极分化”。今年双11,商业争夺战应该只是集中于少数头部厂商的“掰手腕”。很多中小厂商应该不会主动参战,甚至会避免无价值的内耗;因为,双11早就不只是一场线上电商的大促,而是线上线下全面参与的大促,对于品牌、价格、产品,以及营销服务能力要求多,覆盖面广,很多中小厂商缺乏足够的实力、资源和体系参与竞争。
二是,今年双11,家电厂商应该不是单纯的比拼价格、疯狂内卷,而是大品牌、大商家联手打造的明星爆款定制机领跑,拼的是综合实力的性价比和质价比;可以清楚看到,整个家电市场的较量从去年到今年,已经回归到产品力与价格力拉通下的综合性能竞赛。考验是洞察用户需求痛点的产品企划、性能规划、价格定位,以及市场营销推广手段的匹配。不是简单的大企业拿出一个子品牌打低价,就能快速上量,还需要有精准的定位和满足用户的情绪价值创造。
三是,今年双11大促虽然整个活动周期会很长,而且也是2025年家电产业的“最后决战”,更是众多厂商在一线市场的“志在必得”。但是,家电圈认为,整个市场上所有参与者们,应该不会采取“高举高打”盲目厮杀策略,而是“精打细算”集中突破,核心就是要找到新的“出货量和经营利润”平衡点,并实现经营质量的提升,而不是没利润的乱战与恶斗。
对于家电双11大促来说,从战略上看,这是所有家电厂商在2025年下半年市场经营和抢夺中的“重头戏”,必须要参与进去,才能抢到一定的市场蛋糕;从策略上看,进入成熟期的家电产业,相关厂商之间的实力差、手段及团队差距一步步拉大,让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双11正面拼抢,没有价值和胜算,所以这将是一场巨头和王者的较量,而不是一场全行业的商业盛宴。
对于接下来的家电市场经营、抢夺和竞争,双11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促销节点,并不是决定所有厂商“生死存亡”的大决战。所以,家电圈认为,对待双11大促,所有厂商都要理性、清醒和客观,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方式。
首先,对于家电双11大促的节点抢夺,以及商战参与,所有家电厂商必须要量力而行,不是“非战不可”,而是可以选择性抢夺和差异化竞争手段。比如说,在双11之后也可能继续战斗和抢夺。
其次,不管是双11大促,还是其它节点大促,家电厂商必须要掌握市场经营的主动权,以及商业大促的差异化,还有直达用户的精准化,坚决抵制无效竞争、无价值投入;千万不能为了竞争而竞争,必须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手段、方向和节点。
再者,市场竞争永远只是手段,核心目标是满足用户并创造用户的需求和价值。所以家电厂商参与一线市场的竞争和抢夺,千万不能本末倒置,而应该聚焦重点,加快直面用户的快速精准推广和出货。聚焦用户需求进行用户价值和利益的创造,才是所有厂商的经营上策。
评论列表